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王冬胜委员对内地 - 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建议与展望

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自2014年沪港通第一笔股票交易开始,开通十余年以来的发展情况。通过香港交易所数据展示了沪深港通的成交额。全国政协委员王冬胜接受专访时表示,除优化现有机制外,应研究拓展新方式,如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将REITs和商品期货等纳入互联互通等,并在多个具体项目如债券通、沪深港通、ETF通、跨境理财通、IPO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互联互通机制的建议。同时回顾了汇丰银行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展望2025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张漫游从北京发回报道,自2014年沪港通开启首笔股票交易起,至今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已经运行了十年有余。据香港交易所披露的数据,在这十年间,沪深港通的总成交额达到了约17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彰显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在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胜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他在专访中指出,回顾过去十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内地与香港的监管机构携手合作,构建起了一个涵盖股票、债券、资产管理以及衍生产品等全方位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体系。这一体系意义非凡,它不仅拓宽了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的渠道,更是稳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不断加快,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机制持续优化扩容,交易规模迅猛增长。香港交易所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沪深港通涵盖的股票数量已经超过3300只,这些股票覆盖了沪深港三地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九成,成交规模也达到了八成以上。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相较于2014年开通首月的日均数据,分别增长了21倍和40倍,这一增长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蓬勃发展态势。

王冬胜认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未来充满潜力,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业界和投资者都希望进一步拓宽和加深这一互联互通机制。他表示:“正因为如此,我今年以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主题,针对提升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和ETF通等机制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在债券通方面,王冬胜提出,目前“南向通”仅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22家公开市场操作(OMO)银行开放,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同时,应当适当增加“南向通”的额度。在沪深港通方面,他建议放宽内地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的资产要求限制,并且提高每日交易额,以此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此外,他还认为可以将更多二次上市、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在ETF通方面,自2022年7月开通后经过多次扩容及优化,现阶段符合条件的南向ETF产品数量仅有约17只,仍存在进一步扩大的空间。王冬胜认为,优化ETF通的投资标的并且加强境内外投资者教育,有助于带动境内外ETF的投资氛围和参与度。

在跨境理财通方面,王冬胜觉得,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试点范围,先从一些一线城市开始试点,之后逐步将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国。另外,可以将更多合适的产品纳入“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例如中高风险的非复杂债券、不受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的保本标准化结构性存款、低风险的保本股票挂钩投资产品等,以此满足大湾区居民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在IPO方面,王冬胜建议深化两地的互联互通机制,适时推出新股通,可以先采取试点的方式,在强化风险防控、完善规则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对于内地而言,新股通能够满足内地投资者配置全球资产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对于香港来说,新股通可以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来港上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王冬胜感慨,汇丰银行作为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积极参与者,深感荣幸能够支持各项互联互通试点。例如在2025年2月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实施首日,汇丰在香港完成了首批利用“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交易,从而支持更多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债券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汇丰也是率先参与各项试点的银行,是首批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的银行。

2025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即将步入第二个十年。当前,互联互通已经构建起从股票、债券、资产管理到衍生产品等全方位的联通体系,成为境内外投资者开展跨境投资的安全、便捷且风险可控的重要渠道。

展望未来,王冬胜强调,除了优化现有的互联互通机制外,还需要探索新的方式或渠道。监管机构在2024年4月公布了五项优化措施,其中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合资格产品范围,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以及将REIT纳入沪深港通。

王冬胜进一步阐述,除了前面提到的继续优化ETF通之外,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意义重大。这一举措可以方便内地投资者在参与互联互通时在汇率方面的安排,投资者无需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元,就能够直接用人民币投资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柜台股票的成交量,还能吸引更多上市公司设立人民币交易柜台。

REIT的特点之一是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一直以来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王冬胜表示,香港作为亚洲REITs市场的先行者,有着丰富的经验,首只REIT上市至今已满20年,互联互通机制能够为香港的REITs市场引入新的活力。

他还指出,商品期货也是互联互通机制可以拓展的领域之一,据了解,很多国际和内地投资者都希望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参与商品市场。

本文总结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自2014年开始运行十余年的成果,如沪深港通的成交额情况。同时详细阐述了王冬胜委员对未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机制的诸多建议,包括在债券通、沪深港通、ETF通、跨境理财通、IPO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还提及汇丰银行在其中的积极参与。并且展望了2025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在现有基础上优化机制并拓展新领域如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商品期货纳入互联互通等的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829.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