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储备五连增,外储回升,人民币汇率迎挑战与机遇

本文聚焦于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详细阐述了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情况、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同时分析了央行连续增持黄金的原因以及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还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了探讨。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达到了7370万盎司,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已经连续五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五连增,外储回升,人民币汇率迎挑战与机遇

黄金储备五连增,外储回升,人民币汇率迎挑战与机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3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五个月增加,这一情况符合市场预期。央行之所以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金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易涨难跌的态势。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看,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降低;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出发,增持黄金的需求则明显上升。此外,黄金所独有的避险功能,也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当前,美国新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税风暴,这一现象也充分印证了黄金避险功能的重要性。

王青还认为,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然是大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仅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考虑,未来央行继续增持黄金是必然的方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了134亿美元,升幅达到了0.42%。

黄金储备五连增,外储回升,人民币汇率迎挑战与机遇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指出,在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呈现下跌态势。然而,由于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实现了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并且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并显现成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些都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青表示,3月外储规模出现小幅回升,主要是受到当月美元指数下跌的带动。美元指数的下跌有效对冲了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下跌带来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我国外储规模的上升。可以看到,受贸易战预期发酵的驱动,3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了3.14%,这直接带动了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的上涨。

王青估算,3月这一影响约为400亿美元左右。同时,3月贸易战风险逼近,全球股市大幅下跌,而美债收益率下行带动美债价格走高。总体而言,3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下行,对我国外储资产估值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一影响被美元指数下跌充分对冲。

王青还指出,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华加征幅度高达34%,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判断,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关税谈判进程、美元指数变化,以及国内宏观政策走向,将是牵动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加征关税还会对美元形成一定的压制效应,以及美国加征关税无疑会加快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这些因素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人民币贬值风险可控。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监管层无需动用外储干预汇市。”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王青称,“我们判断,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本文围绕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7日公布的数据,介绍了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连增五个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情况。分析了央行增持黄金的原因包括国际形势变化、优化储备结构和避险需求等,未来增持仍是大方向。同时阐述了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受美元指数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虽面临一定压力但贬值风险可控,外储规模有望保持稳定,为经济稳定提供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182.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