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山西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展现出独特魅力的年俗非遗项目,包括襄汾的天塔狮舞、太原的风火流星、广灵的染色剪纸等,讲述它们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故事以及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等内容。
每一年的春节与元宵节期间,山西省的年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就像是一场盛大且热闹非凡的文化大餐。无论是襄汾的天塔狮舞,还是太原的风火流星,亦或是广灵的染色剪纸,在山西这片广袤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承载着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智慧以及欢庆的浪漫情怀,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这一景象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一、一村中的传承与创新——襄汾天塔狮舞
当春节那浓郁的气息开始弥漫在空气中的时候,来自山西襄汾县陶寺村的天塔狮舞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节日庆典里最为耀眼的亮点。从1月29日一直到2月16日这段时间里,在云南昆明的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观众们有幸能够欣赏到这一极具历史价值与艺术特色的表演。表演者们精心地搭建起25条长长的板凳,这些板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座如同“天塔”般高达13层的舞台。伴随着锣鼓那富有节奏感的声响,狮子们在这个独特的舞台上欢快地翻转、敏捷地攀爬。当表演者在舞台上展示出诸如“水中捞月”“瑶池摘星”这些经典动作的时候,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
天塔狮舞可是拥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自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它便逐渐演变成一种影响力广泛的艺术形式。如今,已经80岁高龄的李登山,作为这一艺术形式极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他和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培养舞狮人才,到现在已经培养出了数百名舞狮的优秀人才,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在年轻一代的身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登山满怀信心地说道:“这个传统的特技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对自身文化深深的自豪感,更赋予了我传承的神圣使命。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天塔狮舞才能够真正地走出村庄,迈向全国的大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在参与此次演出的队伍当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成员都是年轻的面孔,这充分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当今时代的新风貌。21岁的学生柴博宇担任领队,他在这个春节的演出过程中能够获得4000元的收入,这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在传承家乡文化的同时还能够自给自足,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二、年俗表演的常态化——太原风火流星
另外,太原地区的风火流星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某一家饭店里,67岁的贾天仓手持一根长长的绳子,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热情满满地表演这一传统艺术。舞动起来的绳子就像是一条灵动的神龙,在空中展现出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这项民间艺术成功地突破了传统节庆的限制,摇身一变成为常态化的表演项目。
贾天仓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他努力地尝试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创新性地引入了闪光球等崭新的道具,这使得风火流星的表演变得更加绚丽夺目,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目光。贾天仓着重强调:“这种常态化的表演模式,不但为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成功地培养出了70多名徒弟,培养后辈已然成为他心中坚定的使命。
三、小小剪纸展现大文化——广灵染色剪纸
同样令人瞩目的还有广灵的染色剪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节日期间也是大放异彩。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华人商人,他不仅购买了1000多套广灵染色剪纸,将其作为送给客户的伴手礼,而且还表示这些剪纸在美国市场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种剪纸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刀刻与染色技艺,成功地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形态。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张多堂,一直致力于将这一传统艺术推向国际舞台。他所创办的剪纸产业园,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产品更是出口到20多个国家。过去的剪纸大多是以窗花为主,而如今的剪纸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花鸟虫鱼等图案,还加入了山西独特的风景元素。这种转变不但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而且更有利于年轻人接受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
四、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一场盛大典礼,年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一次重温,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一种探索。随着年轻一代不断地参与进来,并且进行大胆的创新,山西的非遗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变得越来越耀眼夺目。这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当地的文化自信,充分彰显出国内文化的多元性和深厚的底蕴。
在这充满年味的盛宴当中,非遗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沈阳、湖北、辽宁等地,不同的地方都在感受着山西年俗非遗独特的韵味,为全社会的文化交流和传承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通过传承与创新,年俗非遗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间段,而是在五湖四海的舞台上,自信满满地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在这个春节,当我们走进年俗非遗的时候,真正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以及与这个时代的共鸣。
本文总结了山西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的年俗非遗项目,如天塔狮舞、风火流星、染色剪纸等。讲述了它们各自在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故事,如天塔狮舞培养新人走向全国,风火流星常态化表演及创新吸引观众,染色剪纸走向国际等,体现出这些非遗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