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漫邮记:中国文化之美》展开,介绍了书籍作者谭夏阳的身份及创作初衷,阐述书中对邮票的板块归纳,还讲述了邮票背后设计者们的故事和精神,展现了邮票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之美。

先来看几张极具魅力的邮票图片。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对于像我这样对邮票一知半解的门外汉而言,当翻开《漫邮记》时,起初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复杂的迷宫,满是迷茫。但很快,我就被书中那流畅自然的行文深深吸引。每一套邮票从选题、设计,再到印刷、发行的一个个“时间片段”,都仿佛隐藏着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那种对文化史的深入探寻,就像一阵清风扑面而来,让我沉醉其中。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漫邮记:中国文化之美》是谭夏阳所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在2025年出版。谭夏阳身兼诗人、集邮迷、书虫和写作者等多重身份。他试图将自己收藏邮票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转化为对文化进行深入叩问的“清晰的研究”。换个角度来说,他写这本关于邮票的书,其实是一种做学问的独特方式。他以文化学者的身份,开启了一场梦幻之旅,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探寻中国文化那无限的魅力。在《漫邮记》中,他精心采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300多种珍稀邮票,并将其归纳为名著、戏曲、园林、金花、年画、老行当六个板块。这些小小的邮票,虽尺寸细微,却仿佛能容纳天下之广大。三卷本的书籍相互支撑、相互咬合,共同构成了一部充满人文视野的鸿篇巨著。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比如这张《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小全张,就极具特色。

谭夏阳深知,只有拥有纵观全局的视角,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从容不迫。在《漫邮记》里,他仿佛化身为一个充满故事的讲述者。他对邮票历史有着百科全书式的把握、梳理和讲述,这让他从一个普通的邮迷成功转变为一个精彩的说书人。“讲述”,这是一个充满缤纷色彩的动词,作者始终在书中不断地讲述着,仿佛在释放着生命的热力。对于身为邮迷的谭夏阳来说,邮票那小小的尺寸之地,却容纳着他心中的诗和远方,以及囊括天下的梦想。而他创作这本邮书,不过是他数十年集邮漫游过程中的一次惊艳亮相。他通过解读邮票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趣味故事,用邮票所蕴含的丰饶之美来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好的故事是有呼吸、有生命、有光芒的,而我能强烈地感觉到,谭夏阳渴望讲出那些充满光芒的故事。他越是往时间深处的人和事去深入挖掘,文字所散发出来的光晕就会越发明亮。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就像这张《京剧净角》邮票,背后或许也藏着不少故事。

卡尔维诺在《心情的邮票》里讲述了一个邮票设计师的故事。这位设计师终其一生都在制作邮票,总共创造了4000枚,这些邮票涵盖了42个想象国度和形形色色的事物,是用铅笔、彩色墨水和水彩绘制而成的,带着“迷狂、柔情、想象和奇诡的命运”。如果说卡尔维诺写的是一个奇幻故事,那么谭夏阳笔下的一系列邮票设计者则充满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像孙传哲、刘硕仁、邵柏林、刘旦宅、潘可明、戴敦邦、萧玉田、周峰、陈全胜、王虎鸣等,他们对待邮票设计认真、严谨且努力,塑造出了苦心孤诣的形象。他们对设计邮票充满了生命的热情,每个人都闪耀着自身独特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新中国邮票史的辉煌。所以有人赞誉,新中国以来,我们的邮票是多么端庄、大气、好看!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西游记》小型张也是经典之作。

在书中,每张邮票的闪亮登场,都伴随着它的设计者一同“登台”。作者努力雕刻每位邮票设计者的独特形象,而我从中读到了他们身上的共性:只有那些孜孜追求美的人,才会拥有天真而丰盈的精神力量。比如在开篇的《大话西游》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猴痴”李大玮是如何痴迷于《西游记》,又是如何消化各种资料,还借鉴杨柳青年画的表现形式……设计师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时间深处的真实写照,这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套邮票的美妙诞生,更能感受到跃然纸上的人性光芒。再比如“后来王叔晖重读《红楼梦》,计划用十年时间将它画出来,只可惜事情做到一半,画家就离开了人世”,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之动容。一枚小小的邮票,不仅是时间长河的见证,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仰望着理想,俯察着人生。当看到王叔晖设计《西厢记》邮票的章节时,她说:“这个题材我熟悉,但绘画起来,极其费时。我不会马虎应付,既要突出几个主要情节,又要把人的内心状态表现出来,使人物与背景都准确、丰富一些……需要一年时间,你们也不要催,我也不会拖。”一张小小的邮票,正面代表着“国家名片”,背面则凝聚了设计者的意愿、心血和信念。

跟随〈漫邮记〉,在方寸邮票间邂逅中国文化之美

《红楼梦》小型张也承载着诸多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漫邮记》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孙传哲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他设计及参与设计的邮票有150多套,一个人几乎撑起了半部新中国邮票设计史。有人说,孙先生的成就即便平淡地记录下来,依然能成为一部传奇。邮票,它不仅仅是一种物品,更是一种对话、交流以及凝视的寂静方式,同时还指向审美、意识、心灵……邮票是美的意象,而美是一种诗意的遇见。可以说,谭夏阳以一颗艺术之心,遵循故事和赏析的双重叙述方式,在方寸之间、细节之中,努力探寻中国文化之美。他在前言中写下:“《漫邮记》旨在讲故事、当导游,将史料、评价和背景故事熔于一炉,让读者享受由文字所织就出来的梦幻一般的艺术之旅。”当我们一边看着邮票图案,一边阅读他的解读文字时,会有一种“互文的旨趣”。

本文通过对《漫邮记:中国文化之美》的介绍,展现了作者谭夏阳将集邮情感转化为文化研究的创作过程。书中对众多邮票的梳理以及对设计者故事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邮票所承载的中国文化魅力和设计者们的匠心精神。谭夏阳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引领读者在方寸邮票间探寻中国文化之美。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810.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