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百年人寿在3·15期间的表现,深入剖析了其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消费者投诉其虚假宣传、诱导购买保险,导致大规模退保,进而影响公司经营状况。同时,还揭示了百年人寿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内控漏洞以及复杂的股权结构问题,最后提到大连国资的驰援情况。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对于金融保险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大考”。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商家们纷纷加大力度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而消费者们也抓住这个机会,积极举报投诉相关问题。
今年3·15前后,百年人寿的不少分支机构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百年人寿却在新浪金融曝光台保险行业投诉黑榜上“名列前茅”。
消费者投诉“忽悠” 产品退保率惊人
从新浪金融曝光台、监管机构、黑猫投诉、微博等网络平台反馈的情况来看,众多消费者投诉百年人寿存在虚假宣传、诱导购买保险等问题。
例如,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反映,2017年,他在保险业务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一份一年交5万的年金险,7年累计缴纳了35万元。当时,保险业务员向他承诺,这份保险在他60岁时可以获得100多万的累计收益,并且每年交的5万元中有一半可以自由支取。但后来他发现,该保险的实际收益率与业务员宣传的相差甚远。当他要求退保时,还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拒绝。
还有消费者虽然成功退保,但拿回的资金与当初缴纳的本金相比大幅缩水。有消费者称,在孩子未满周岁时,被百年人寿业务员推销了百年福享全家年金保险(分红型)。业务员宣称,该保险每年都有分红,等孩子18岁上大学或者20几岁结婚时,连本带利能取出差不多10几20万,还会赠送价值2000元左右的净水器卡。然而,购买保险后,每年的分红只有2000元左右。截至2024年3月10日,该消费者已累计缴费9万余元,退保时却被告知只能退还4万余元。
保险行业向来因“忽悠”能力强而遭到消费者诟病,百年人寿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百年人寿成立于2009年,成立后的前五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16.94亿元。直到2014年,大连万达收购了百年人寿11.55%的股权,公司才开始实现扭亏为盈。
但在2022年,百年人寿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净利润巨亏27.1亿元,净资产从上一年的81.66亿元骤降至3.22亿元,偿付能力出现严重问题。
造成百年人寿经营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规模退保。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百年人寿的综合退保率高达9.64%,其中一款热销产品的退保金额更是惊人地达到了99亿元,在报告期内综合退保率排名前三,年度累计退保率为68.12%。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塌方式”退保呢?业内分析认为,百年人寿的产品设计可能存在缺陷,保险业务员在推销过程中也没有向客户清晰说明产品情况,导致客户在后续发现产品不符合预期后主动退保。
员工持股协议仅靠“君子协定”
在百年人寿遭遇困境的不仅是消费者,公司员工也未能幸免。2022年公司业绩“暴雷”后,一份员工持股协议浮出水面。据悉,这一计划是百年人寿在成立之初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出的“高级管理干部长期股权激励计划”。起初,持股价格为1元/股,随着业务发展和机构扩张,持股价格逐渐上涨,分别为1.05元/股、1.2元/股、1.3元/股、1.65元/股等。
截至目前,百年人寿员工持股计划合计投入约8000万元。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一家管理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的保险公司,百年人寿的这份员工持股计划既未向监管部门申请,也未对外披露。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员工持有的股权均通过百年人寿的一家小股东代为持有。
这种操作方式被认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多属于“君子约定”。随着公司经营陷入困境,部分员工开始担忧自己投入的本金能否收回。
那么,当初一家刚成立的保险公司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为何能吸引众多员工参与呢?
这份股权激励计划存在诸多疑问。据报道,协议约定,若员工在持股五年内离职,且该股份尚未处于集体处置阶段,公司承诺在三个月内退还本金及利息,利息按同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若员工在持股五年后离职,可选择保留股份并等待集体处置;若不愿意保留,公司承诺在三个月内退还本金加上红利,红利取“按上一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计算的金额并扣除本金”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两者中的较大值。也就是说,退出机制具有“保本保息”的特点。
然而,这样一份低价股权认购协议却没有相应的业绩考核要求。这对于老股东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或许这也是该股权激励计划未公开的重要原因。这也暴露出百年人寿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由于大股东对公司的把控能力较弱,导致公司管理逐渐失控。
在大连国资入主之前,百年人寿的股权比较分散,共有17家股东,其中10家的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万达系作为大股东,在百年人寿的实际经营中并未获得主导权。2021年,百年人寿的10名董事中,万达系仅占1个席位。实际上,万达早就有出售百年人寿股权的想法。2018年12月,万达曾计划将持有的9亿股股权出售给绿城中国,但交易未能成功。2019年7月,万达又试图将股权卖给中国奥园,最终也未能达成。
百年人寿的第三大股东新光控股已经破产重组,第四大股东大连一方地产持有的股份也早已被冻结。
大股东们自顾不暇,百年人寿的高管在失去约束力后开始“肆意妄为”。2021年,百年人寿原董事董建岳辞任后被带走调查。2023年1月,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庄粤珉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辽宁省抚顺市监察委留置。
在经营陷入危机后,大连市国资通过增资扩股对百年人寿进行救助。2024年4月,百年人寿增发股份1.1亿股,全部由大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认购。此外,同属大连国资的第二大股东大连融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的8亿股股份无偿划转至大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由此,大连国资成为百年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国资的驰援给风雨飘摇的百年人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百年人寿能否走上正轨,仍有待观察。
本文全面揭示了百年人寿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包括消费者投诉引发的高退保率导致经营危机,员工持股计划内控漏洞以及复杂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问题。尽管大连国资的驰援为其带来了转机,但百年人寿能否摆脱困境、重回正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