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三大败笔导致观众流失

电视剧《北上》开播前备受期待,开播后却令观众失望,热度迅速下降,大量观众弃剧的现象,并深入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三个主要原因,包括抒情方式、剧情设计以及人设等方面的问题。

《北上》这部剧在开播之前可是备受瞩目,宣传力度极大。央妈不但为它腾出CCTV1黄金档,还联动《新闻联播》进行宣传,这无疑体现出对该剧的高度重视。再加上观众提前得知《北上》原著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对这部剧更是充满了期待。所以开播当晚,观众纷纷涌入观看,使得剧的热度瞬间登顶,在多项榜单中名列前茅。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部剧不但没有想象中的精彩,反而显得枯燥、乏味又吵闹,许多观众看了开头就果断弃剧。还有一部分观众虽然想继续观看,但越看越觉得离谱,甚至吐槽“编剧可以下岗了!可惜了这么多老戏骨。”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仔细分析剧情,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在抒情方式上,这部剧过于追求高级感,方法太过单调。《北上》原著探讨了大运河在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方面的重要影响,这其中包含着众多精彩的文化知识。原著30万字的内容,需要导演和编剧巧妙地将人物故事、生活烟火气以及运河百年文化融合起来,这对他们的功底是个极大的考验。原本以为国家一级的导演和编剧能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这部剧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例如,导演为了凸显大制作来吸引观众,在开头采用了黑白色彩的影像记录方式。这个想法虽好,可在观众还未感受到运河人家的烟火气息,也没有领略到运河的波澜壮阔之前,这种影像的出现显得突兀且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段影像完全可以在周爷爷讲故事时慢慢引入,这样既有衔接感,观众也能代入孩子的视角,一同恍然大悟,了解运河背后的故事,这岂不是更有趣?而且采用“演员台词讲解”的方式,更能体现“导演技巧高超”和“演员台词成熟”。另外,导演在开头花费了足足5分钟,用没有感情的台词讲述一些空泛的大文化内容。虽然旁白声音听起来很高级,但单调且缺乏感情的台词根本无法让观众体会到运河的重要性,也不能让观众感受到运河人家对时代变迁的不舍与无奈。更何况剧的前几集故事较为浅薄,观众连人物都还没认清楚,哪有心思去领会什么精神。所以导演不如把时间花在对运河和运河人家的描绘上,将想要表达的精神融入故事之中。其二,剧情设计用力过猛,脱离现实。群像年代剧一向以缓慢细腻的质感受到观众喜爱,毕竟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喜欢从这种平淡温馨的剧集中获取精神慰藉。就像《小巷人家》,剧中黄玲与宋莹互相治愈的姐妹情,以及宋莹夫妇之间浓厚的爱意,都是慢慢发展,细节刻画十分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北上》开播前,大家知道这是运河边的故事,都期待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暖,可第一集就令人大失所望。导演为了展现真实感,大量收录声音,导致前面大人讲话时,后面孩子吵闹声尖叫声不断,实在刺耳。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追求真实感而忽略观众的感受,况且观看年代剧的观众中中年老年人居多,这样的吵闹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瞬间对全剧失去兴趣。到了第三集往后,剧情和人设更是跳脱,与现实相差甚远。比如学生在校园追着打架毫不害怕,老师却视而不见;校长在台上问学生有没有信心考上大学时,学生大声回答“没有”,校长却无动于衷;欧豪饰演的30多岁的演员演高中生,本身就很违和,而且这个角色槽点满满,上课走神、接老师扔的粉笔、从抽屉拿出粉笔捏碎挑衅老师,而老师不但不生气,还和他谈起人生和创业,最后被学生绕进去。男主在课堂上发表创业言论后,竟让女主一脸崇拜,还能给老师提供挣钱机会,老师也心动了,这一系列情节实在是太过离谱。总的来说,这部剧里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家长也不够上心,这样“悬浮”的年代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结语部分,看完前六集后感觉这部剧内容杂乱,剧情悬浮,人设离谱。要不是演员阵容强大,演技好,观看的人数恐怕会更少。希望后续剧集能更加细腻真实,不要毁了这么好的题材。

本文总结了电视剧《北上》开播前后的巨大反差,从前期的备受期待到开播后的观众大量弃剧,深入剖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抒情方式、剧情设计、人设等方面,表达了对后续剧集能够改进的期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892.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