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全椒县十字镇的农业发展,详细介绍了当地在麦油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展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近日,走进全椒县十字镇的田间地头,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那一片片小麦和油菜,绿意葱茏,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而热火朝天的小龙虾养殖产业,更是如同一股强劲的动力,为当地的农业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麦油管理精,科技助丰产
为了全面提升全镇的农业技术水平,十字镇精心组建了一支由10名优秀科技特派员组成的“农业技术特派团”。这些特派员就像是农业领域的“智囊团”,他们针对“稻虾、莲藕、芦蒿、苗卉”等特色主导产业,与农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紧密结成帮扶对子。他们定期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如同给农业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堡垒。
在一次培训现场,特派员耐心地向农户们讲解:“当下油菜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菌核病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家一定要及时清理病株杂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菌源。”农户们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地提出问题。特派员接着说道:“叶面喷硼肥也非常关键,它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
在特派团的悉心指导下,农户们在小麦和油菜种植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沣油737、浙杂903等抗寒性强的油菜品种,以及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小麦品种。同时,他们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了轻简化栽培。这种科学的种植方式,就像是给农作物施了一剂“生长魔法”,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据统计,今年十字镇丰产方片的油菜产量可达200公斤/亩,农户每亩增收约80元。
虾养模式新,增收路更宽
在十字镇的陈浅村,潘氏龙虾养殖基地内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为了进一步提升小龙虾的品质与产量,潘师傅积极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他兴奋地介绍说:“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我们就像是给小龙虾打造了一个舒适的‘智能家园’,能够精准把控养殖环境。自从用了这些设备,小龙虾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个头也更大更均匀了。”
依靠智能化设备与科学养殖方法,潘氏龙虾养殖基地实现了错峰上市。每年春季,当市场上小龙虾供应相对较少时,潘氏龙虾便能抢先一步上市。凭借着优质的品质,它赢得了南京、合肥等周边城市众多采购商的青睐。其销售价格较常规上市期高出30% - 50%,这无疑为养殖基地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如今,在村企双方的不懈努力下,潘氏企业不仅从事稻虾综合种养生产,还开展小龙虾苗种繁育与销售业务。该企业年产小龙虾2000吨,优质水稻近6000吨,产值近亿元,带动村民就业24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 - 3万元。
近年来,十字镇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就业等形式,带动了众多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结合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全镇小龙虾产业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本文详细介绍了全椒县十字镇在农业发展上的成果,通过科技特派员助力麦油种植丰产,智能化养殖提升小龙虾品质与产量,以及发展“稻虾共作”模式带动村民增收等举措,展现了十字镇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科技和创新模式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