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广东机器人产业展开,详细阐述了其蓬勃发展的现状,包括企业代表的发声、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成果,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以及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飞跃等方面,还探讨了AI技术与机器人的结合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成功吸引了舆论的目光,成为热议焦点。全国人大代表何小鹏在会上发表观点:“广东的机器人产业堪称全国一流,不仅有赫赫有名的机器人‘七剑客’,在未来的两三年里,更会有众多优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望形成‘七十剑客’的繁荣局面。”这番言论一出,瞬间将广东的机器人行业推上热搜,让人们对该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当下,广东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股发展热潮中,来自机器人“七剑客”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与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积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的关注点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正快速崛起的“人形机器人”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德国库卡机器人被美的集团成功收购,成为全球机器人行业的重要一员。库卡被誉为机器人领域的“钢铁侠”,具备强大的自主生产能力,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高效运行,每30分钟就能生产出一台机器人。这一收购事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在顺德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截至目前累计交付量已超过8万台。
钟铮表示,收购库卡之后,美的集团充分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优势,以本土化业务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更为关键的是,美的集团正集中精力攻克重载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技术难题,并积极推动行业的整合与升级。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美的集团早已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涵盖关节、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核心领域。钟铮透露,随着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逐步普及,美的将加快人形机器人本体的设计与开发进程,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与此同时,吴丰礼指出,拓斯达在机器人领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作为一家多元化的高端智能设备制造商,拓斯达在机器人行业广泛涉足多个领域,已经为超过20万家制造客户提供服务,其中长期稳定服务的客户达1.5万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吴丰礼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从情感和互动的角度来看,它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接纳。他预测,当人形机器人达到足够的智能水平时,进入家庭生活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一进程可能会在五到八年之内实现。
何小鹏补充道,虽然目前机器人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凭借广东良好的工业基础,未来两三年预计会有数百创业公司投身其中。经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广东有望诞生几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巨头企业。
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的支撑,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也是推动其前进的关键动力。在广东机器人产业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共识。
吴丰礼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更要强调“智能”属性,包括感知、学习、决策和指挥等能力。自2021年起,拓斯达与国创工软展开合作,基于欧拉操作系统成功开发出新一代机器人操作系统,并持续加大在AI与机器人融合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创新技术,拓斯达致力于让机器人能够实时进行数据分析并灵活调整工作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美的集团同样在这一浪潮中积极布局,通过开发垂类大模型和通用AI技术,不断增强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复杂任务。
对于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吴丰礼建议首先以制造业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建立相关的工业应用场景和数据采集中心,促进人工智能公司与机器人企业的深度合作。此外,还需要构建融合型与创新型的人才体系,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商业和家庭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吴丰礼提议加强跨学科教育,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大学和职业学院应开设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交叉学科专业,培养既精通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又掌握人工智能算法与机器人编程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广东作为全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者,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机器人产业“七剑客”必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市场中大放异彩。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