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农林牧渔行业周报进行解读,阐述生猪养殖板块面临的产能去化、成本压力等情况,以及宠物经济领域中如鲜粮零售、医疗连锁化等亮点,还会提及行业中的其他相关发展趋势。
近期出炉的农林牧渔行业周报透露出不少重要信息。在农林牧渔这个大的行业范畴内,各个板块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先来看生猪养殖与饲料板块,这里正经历着成本压力所催化的行业洗牌过程。首先,商品猪价格又一次进入了下行通道。在2025年3月的第一周,全国商品猪周均价达到了14.70元/公斤,和之前相比,环比下降了0.11元/公斤。随着生猪出栏空窗期的结束,供给过剩的压力再次出现,这就使得猪价重新开始下降。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的时候,商品猪的均价可能会回落到12元/公斤。这样一来,行业的亏损风险就会不断加剧,产能去化的周期也将加快启动。
在成本端,压力还在进一步传导。养殖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核心矛盾点。就拿本周来说,玉米现货价格环比上涨了0.6%,达到了2218.1元/吨;豆粕虽然短期回调了2.05%,价格变为3729.1元/吨,但从中长期来看,依然会受到原材料供需趋紧的支撑。要知道,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总成本里占比达到了60% - 70%,所以在2025年,玉米和豆粕价格的波动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养殖利润,这就凸显出行业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性了。
不过,饲料板块却有着量价齐升的明确逻辑。猪饲料在需求和价格方面都有双提升的预期。一方面,生猪产能的扩张必然会带动饲料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在原材料成本传导机制的作用下,饲料产品的定价会随着玉米、豆粕价格的上升而提高。那些腰部饲料企业,由于它们的产能弹性比较高,很可能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再把目光投向宠物经济板块,这里有着结构性增长和市场下沉的特点。宠物食品出口关税这一因素正在催化行业分化。美国提升宠物食品进口关税,使得国内产能出清的速度加快,代工订单都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与此同时,线下鲜粮零售成为了新兴的赛道,比如说派特鲜生在上海试运营的首家鲜粮门店,就在探索高附加值产品的终端消费场景。
宠物医疗方面,连锁化的趋势正在向低线城市渗透。2024年的时候,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35亿元,诊疗机构的数量同比增长了10.5%,达到了22320家。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的方式来加速连锁化布局,并且朝着二线及以下城市下沉。这种趋势不但提升了行业的集中度,也为基层市场带来了增量空间。
从长期来看,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点。比如猫三联疫苗国产化进程在加速,再加上牛羊养殖领域金霉素应用的蓝海市场,这些都为动保企业提供了增长潜力。此外,运动服饰行业因为户外目的地建设政策的推动,有望在细分赛道上形成新增量,不过这里要关注消费需求的实际转化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企业信息都是基于公开资料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总结了农林牧渔行业的近期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生猪养殖和宠物经济两个板块。生猪养殖面临成本压力和价格下行等挑战,饲料板块有一定机遇;宠物经济在宠物食品和医疗方面有新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提及了行业其他方面的长期潜在增长点。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