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美俄谈判结束后美乌关系出现的严重裂痕,包括泽连斯基拒绝美国“资源换援助”协议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如美国方面对泽连斯基的炮轰、要求其离开乌克兰,美国暂停对乌军事援助等情况,同时也涉及欧洲与美国在俄乌冲突上的分歧等多方面内容。
美俄谈判落下帷幕之后,美乌关系急转直下,二者之间的裂痕变得极为明显,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果断拒绝了美国提出的“资源换援助”协议,该协议要求乌克兰将自身一半的资源拱手让给美国。这一拒绝之举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若俄乌冲突真的走向终结,或许会出现一种奇特的局面:乌克兰的资源归美国所有,领土落入俄罗斯囊中,债务由欧盟承担,而所谓的“荣耀”则留给乌克兰。这种局面看似荒诞,却也反映出各方在俄乌冲突中的利益纠葛。
由于泽连斯基拒绝了美国的协议,对于这个不再听话的“傀儡”,美国不再留情面。特朗普对泽连斯基进行了猛烈炮轰,称其为“喜剧演员”和“骗子”,这种措辞的激烈程度在以往是极为罕见的。与此同时,特朗普团队公然放话,要求泽连斯基马上离开乌克兰并前往法国居住,以免阻碍与俄罗斯的和谈。简单来说,美国这是打算抛弃泽连斯基了。而且马斯克,这位有着独特影响力的人物(被戏称为马建军),也声称泽连斯基已经被“开除”,不再是乌克兰的领导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谈及俄乌冲突时明确指出,俄罗斯拥有着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而欧洲的军火库已经濒临枯竭。这一表态无疑是彻底粉碎了乌克兰对西方军事援助的幻想,也相当于直接揭露了欧洲在军事援助方面的底牌。
俄罗斯相较于乌克兰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实力优势,继续援助乌克兰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变得毫无意义。万斯还着重强调了欧洲军火库见底的情况,这表明美国当前更倾向于推动俄乌停火,而不是持续为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
在结束俄乌冲突这个问题上,欧洲和美国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分歧。美国在美俄谈判框架中将欧洲排除在外,这一举动直接惹恼了欧洲。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连日来对泽连斯基的羞辱,欧洲的做法与美国截然不同。欧洲尽力去安抚泽连斯基,并且宣称要向乌克兰的防御投资1350亿美元。
部分欧洲国家正在考虑在维和框架下向乌克兰派遣部队,计划在乌克兰组建一支规模近三万人的欧洲“保障”部队。这支部队将部署在乌东战场前线以外的地带,主要依靠空中力量来对俄罗斯形成威慑。其中,英法两国表现得最为积极。英国直接表示要向乌克兰的关键城市、港口以及重要的国有基础设施部署台风战斗机等。
随着美国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乌军部队在前线作战时变得举步维艰。仅仅依靠欧洲的力量根本无法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万斯的表态对泽连斯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泽连斯基曾经表示,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乌克兰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困难”。更让基辅方面焦虑的是,美国暂停了“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弹的补给,这直接导致乌军现有的反导体系陷入瘫痪。如今美国停止提供援助,乌军部队全面陷入危机。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泽连斯基虽然表现得极为强硬,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他无非是想要拉拢欧洲,试图通过组建欧洲军的倡议来重新构建乌克兰的安全依赖体系。然而现实的困境是,俄军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大约20%的领土,而且乌克兰将全部资源都集中到了作战前线。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基辅在谈判桌上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军事援助是一个关键问题。泽连斯基近日不断抱怨,乌克兰还急需20套“爱国者”反导系统拦截弹,但是美国却卡住不提供。一旦没有美国提供的武器弹药,比如“爱国者”拦截弹,乌克兰的处境将会变得极为艰难,面对俄罗斯空军的攻势,乌军根本无力抵挡。
目前,美国想要最大限度地榨取乌克兰的价值,将乌克兰的资源据为己有。戏剧性的是,在美国特使紧急斡旋之后,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表示愿意就“投资与安全协议”展开全天候的谈判。同时,美国也在向基辅施压,要求其进行谈判,并且采取极限施压的策略,迫使乌克兰按照美国的意愿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美国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原本是既能够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又可以在欧洲维持自己的影响力。然而,当美国发现继续援助乌克兰无法带来足够的利益,或者说乌克兰不再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时,就会毫不犹豫地调整策略。
当前的局势发展充分印证了国际关系中的冷酷法则: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乌克兰而言,美国态度的转变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美乌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对乌克兰态度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的原则。美国所采用的“极限施压”手段,既是对乌克兰的一种威慑,也是美国想要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将所有的好处都收入囊中。
本文总结了美俄谈判后美乌关系的破裂情况,从泽连斯基拒绝美国协议开始,美国对乌态度急转直下,包括对泽连斯基的攻击、暂停军事援助等,欧洲与美国在俄乌冲突上存在分歧,而乌克兰在失去美国支持后面临诸多困境,这一切都体现了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的原则。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