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公里的奇迹:苍南公路带动乡村华丽转身

央广网推出的《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聚焦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168公里的黄金海岸旅游公路。这条公路串联起沿途诸多景观,推动了沿线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对当地的紫菜养殖产业、农家乐经营以及文旅项目开发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大渔镇发展的关键因素。

常言道:“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典型代表的农村公路,如一条条蜿蜒的丝带,纵横交错地铺展在广袤的大地上,它们连接起万里河山,为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搭建起了畅通的桥梁,让客流和物流能够自由穿梭。这些农村公路更是带动了乡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幸福路以及振兴路。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了《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的脉络,深入村落、走进田园、探访产业,去探寻那深厚的乡土文脉,纵观乡村的发展变迁,与广大读者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所蕴含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温州3月19日消息,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一片无尽的蓝绿交织之地,山海相依的苍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有一条漂亮的公路,它宛如一条金色的丝线,将沿途的海岛、沙滩、渔港、古村一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正有力地推动着沿线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紫菜养殖,是苍南县大渔镇大岙村的支柱性产业,全村一共养殖了1500余亩紫菜。自从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打通之后,当地的紫菜养殖产业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发展得越发红火。大渔镇大岙村党支部书记林加爱向记者介绍说:“就拿之前采收的头水紫菜来说,以前最多只能卖到一块钱一斤,而现在却能卖到五六块一斤。”这条贯穿全村的公路,就像是一条产业发展的“高速通道”,让紫菜养殖、采收、运输的设备都能够直接抵达码头、埠头。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用工成本,还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紫菜的新鲜度,使得当地的紫菜在市场上更受客商的欢迎。

168公里的奇迹:苍南公路带动乡村华丽转身

大岙村紫菜养殖户虞新解正在认真地清理紫菜养殖排架(央广网发 吴宝春 摄)。他一边清理着排架,一边满是夸赞地说:“这条路,对我们来说真的很好!”

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可不只是紫菜养殖户。在当地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虞亦潘也深有感触。前几年,由于交通不便,村里人气十分冷清,他不得不一度搬到温州龙港市去经营。“听邻居说村里现在热闹起来了,我就搬回来了。现在平均一天能赚两三千元,我感觉很满足。”虞亦潘满脸笑容地说道。

168公里的奇迹:苍南公路带动乡村华丽转身

大渔镇渔岙村有着一座有着220多年历史的老宅——上官大院,它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座老宅吸引了一批来自上海的乡旅投资人的目光。

经过几番精心的踩点考察,他们毅然决定将这处宅院打造成一个兼具浙南民居风味、海岸风情与创业精神的网红文旅点位。上官大院开发项目负责人王佩君表示:“我们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而交通便利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作为当地的交通大动脉,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不仅让他们“看见”了乡村深处那些沉睡的文旅资源,也为文旅项目的火爆出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续的运营效果,我们认为还是很乐观的!”王佩君充满信心地说。

168公里的奇迹:苍南公路带动乡村华丽转身

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局部风光(央广网发 陈盛华 摄)。靠山近海的大渔镇,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交通问题成为了制约大渔镇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痛点。然而,随着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的串联打通,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它不仅让大渔镇成功融入了苍南县半小时交通圈,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交通出行环境,也为该镇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苍南县大渔镇副镇长陈赐感慨地说:“这一条路对我们来说,是一条方便之路、美丽之路、致富之路,更是未来之路。”

本文通过介绍苍南县168黄金海岸旅游公路,展现了其对沿线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这条公路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还带动了紫菜养殖、农家乐经营以及文旅项目等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充分体现了交通建设在乡村发展中的关键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85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