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俄乌冲突中军事装备对抗情况,介绍了俄军光纤无人机在前线的优势,以及乌军为应对该无人机所采取的行动,同时阐述了光纤无人机的特点和在战场上的应用状况。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乌克兰展现出了独特的作战智慧。俄军所使用的光纤无人机,在前线的表现堪称卓越。这种无人机几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程度,乌军既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电子干扰手段在它面前也完全失效。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乌军想出了一个颇具战略性的办法。他们选择在夜间发动袭击,目标直指俄罗斯萨兰斯克市的光纤系统工厂。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工厂是俄罗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光纤的工厂,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工厂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每年能够生产高达400万千米的无人机光纤电缆。
俄军的光纤无人机之所以如此难以对付,关键在于它根本不受电子战干扰的影响,想要对其进行拦截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在前线部署防空系统来拦截这种无人机,那将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海量的近程防空导弹和高射炮力量,如此庞大的军事资源投入,对于乌克兰来说,足以让其经济破产好几遍。而且,要在前线发现并识别这些低小慢目标,需要部署大量的雷达;要在前线建立起有效的反无人机杀伤区,又需要部署大量的防空系统。无论从哪个角度计算,这样做的成本都高得惊人。
因此,进行源头打击就成了乌军最合算的打法。炸毁俄罗斯的光纤工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俄军光纤无人机带来的威胁。实际上,在俄乌前线,到处都部署着电子干扰器。大部分FPV无人机一起飞就会受到干扰,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俄乌双方的步兵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严重缺乏反坦克导弹来打击装甲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大量生产廉价的线控光纤无人机,用它们来代替导弹和炮弹,打一场消耗战。
当然,光纤无人机也并非完美无缺。由于线路的限制,它的航程比较近,基本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活动。不过,对于步兵班排来说,这样的航程已经足够满足作战需求了。
本文围绕俄乌冲突中军事装备对抗展开,介绍了俄军光纤无人机的优势及乌军应对办法——炸俄光纤工厂。同时说明了双方因电子干扰和缺乏反坦克导弹,用光纤无人机打消耗战,以及光纤无人机航程短但对步兵适用的特点,反映了俄乌冲突中军事策略与装备使用的实际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