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与国内工作期间的独特新年:科研人的坚守,春节的坚守:科研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一位从事科研工作者的经历,从留学时期春节在国外的简单庆祝,到回国后在苏州、深圳工作时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实验室,阐述了科研工作与传统节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科研人的坚持。

李雨书,有这样一段独特的经历。

留学与国内工作期间的独特新年:科研人的坚守,春节的坚守:科研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他在二十出头时离开家,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无机化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春节并不放假,他和其他在牛津的同胞们庆祝春节的方式很是朴素简便。小伙伴们在下午做完实验后,分成两队,一队去中国超市购置韭菜、猪肉馅和饺子皮儿,另一队前往玛莎超市购买水果、零食和饮料。到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唠家常,还开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回放当作背景音乐,开开心心地等待零点钟声响起,许下新年愿望。

原本以为回国后就能陪在父母身边安心过年。可是,由于我国各大城市产业布局不同,他从事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在江浙沪以及大湾区一带是优势产业,所以他先后在苏州和深圳从事科研工作。多数年份,他都是以做实验的方式来迎接新春佳节。

他始终忘不了在苏州工业园区度过的那个跨年夜。半夜两点,做完实验走在回家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氤氲的水汽,冬春之交的寒冷气温中,路灯上高悬的一串串大红灯笼,将路中间的他包裹在迷蒙的红雾里,宛如置身仙境。他不禁默默感叹这座城市真美。

后来他到了深圳。深圳的冬天十分干爽,就像北京清爽的初秋,甚至“八月桂花”会在腊月开放,鲜少有叶子掉光的景象。他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实验台跨年,在实验间隙,深夜抬头就能看到东莞与深圳交界处村民燃放的簇簇烟花,点缀在浓黑的山间苍穹中,一整夜烟花不断。即便没有刻意去感受,这浓郁的年味还是顺着灿烂的烟花与红雾,飘到了他的实验台前。

在他看来,做实验和过大年并不冲突。生物发酵实验完整流程长,需要多批次重复以确保稳定性。他每个实验周期一般为一周,一旦实验出现问题,这一周就白费了,科研的容错率极低。所以一旦开始实验,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停工节点休息。事业是由一个个实验累积起来的,每拖延一周,距离设计目标就会延缓一周。人生有四季和年节,但他所培养的微生物没有,它们的轮回浓缩为一周或两周,一个轮回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他在期待实验的“爆点”,所以必须只争朝夕。

他的博士生导师曾说过,所有的假期(vacation)都不是节假日(holiday)。他好奇地问二者有何区别,导师说,holiday是指真正放下所有学业、工作,全心全意和家人一起消遣玩乐;而vacation则是指离开工作台回到家继续学习,人在哪里并不影响继续学习这件事,科研的人生只有vacation,没有holiday。

其实,他很想回家和爸妈一起过个美好的大年,也想给百岁的姥姥磕头拜年,但实验——他的事业,把他留在了深圳光明科学城。

本文通过讲述主人公留学和国内工作期间春节的经历,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在传统佳节依然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反映出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难以像常人一样享受完整的节假日。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690.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