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于榆林市榆阳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讲述其从曾经的衰败不便到如今质的飞跃的过程,包括改造佳绩、改造中的多方面举措保障等内容,展现这一工程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以及在民生改善方面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榆林市榆阳区的大街小巷,一场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曾经,老旧小区的状况令人堪忧,衰败的景象随处可见,居民的生活被诸多问题所困扰,像是道路坑洼不平,走在路上总是磕磕绊绊;设施陈旧落后,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管网老化严重,时刻威胁着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老旧小区如同破茧成蝶一般,迎来了全新的生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以及服务功能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榆阳区东沙长虹路的惠丰小区,居民段云飞对小区改造前后的差异有着深刻的感受。改造之前,惠丰小区可谓是“千疮百孔”,地面坑洼,如同月球表面般崎岖;空中线路杂乱无章,如同乱麻一般交织;楼体外墙因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可是现在呢,惠丰小区完全变了个样。楼顶铺上了油毡和混凝土,楼体墙面也做了保温和漆面处理,空中线路实现了四网合一,管道更是进行了改造升级。段云飞激动地说:“现在环境变好了,暖气热乎了,吃水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区里的居民都特别满意。”惠丰小区的巨大转变只是榆阳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小小缩影。自2019年起,榆阳区被列入中省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数量多达243个,计划投入的总资金达到11.57亿元。截止到2024年底,已经有209个老旧小区成功完成了改造。自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之后,榆阳区连续多年都把这项工作放在全区民生实事的首要位置。为了确保改造工作能够扎实推进,区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一个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的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就像是一座“指挥塔”,有效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逐步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街办主责、居民参与”的全方位工作体系,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补齐短板、强化配套设施,给老旧小区来一场彻彻底底的“焕新革命”。具体来看,在2019 - 2020年期间,有50个小区率先完成了改造;2021年,又有62个小区旧貌换新颜;2022年,33个小区加入了“焕新大军”;2023年和2024年,每年都有32个小区顺利完成改造。目前,还有32个小区正在进行预算评审,它们也在排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华丽变身。凭借着这样出色的成绩,榆阳区连续三年荣获省级老旧小区改造先进示范区的称号。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温暖人心的工程方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批复加装电梯286部,已经有96部电梯稳稳地矗立在小区的楼栋旁。这些电梯的轿厢锃亮,运行流畅,成为了小区居民的“新宠”。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也是这场改造大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是关系到居民生活安全的“生命线”工程。全区涉及191个老旧小区以及7条周边相关燃气管网。如今,在各个老旧小区,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191个老旧小区都已经收到了改造任务,其中22个小区正在施工,45个小区已经完工,燃气管网方面有3条已经开工,2条已经完工。在这场老旧小区改造的“大战役”中,榆阳区有着独特的工作方法。政府主导,强化三项机制来为改造工作保驾护航。首先是联审联批机制,这就像是一场高效协同的“接力赛”。区级分管领导亲自组织,住建、发改、审计、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纷纷派出骨干力量,抽调专人集中在一起办公。大家齐心协力,针对每一个审批事项进行仔细研讨、快速决策,确保每个审批事项都能在5个工作日内顺利办结。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制度。每周都会认真梳理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统计各项数据,每个月对这些情况进行汇总通报,让大家对整体进度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政研室还联合组成督查组,每隔两个月就会深入各个改造现场,开展全面细致的督导工作。督查组深入大街小巷,查看工程质量,询问居民意见,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督促整改,保证改造工作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不会出现进度拖沓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资金保障机制是改造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榆阳区秉持民生导向的财政政策,除了积极争取中省市的补助资金,用心动员居民自筹部分资金外,其余的资金缺口全部由区财政兜底保障,这就像给改造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工作中,除了市财政每部电梯给予20万元奖补外,区财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奖补,这双重保障让居民能够轻松迈向“电梯生活”,过上舒心便捷的日子。部门主抓方面,实行三个统一,精心打造老旧小区的每一个细节。榆阳区住建局承担起主要责任,负责组织指导整个改造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理。依据大量的实地考察学习成果,精心编制出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蓝图,详细地标明每个小区改造的时间节点、改造重点,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对老旧小区进行分批改造,让每一个小区都能重获新生。街办主责,落实三项责任,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贴近居民生活、更温暖民心。街道办事处就像贴心的“管家”,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改造的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街道办事处熟悉小区里的每一户居民,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在改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从而显著提高改造的质量和效率。在动员居民自筹资金这个关键环节,街道办事处发动五级五长,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耐心地向居民讲解改造的好处,描绘改造后的美好生活景象。党员干部更是带头出资,用实际行动消除居民的顾虑,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同时,通过开展居民会议协商的方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倾听居民的心声,尊重大家的意见,共同商量如何合理分摊费用,高效地完成居民自筹工作。这一独特而有效的工作经验,已经被列入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第八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其他地方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榆阳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就像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民生纪录片。每一个画面都记录着改造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凝聚了多方力量,一笔一划地在这片土地上绘制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民生新画卷,让居民的生活向着幸福美好的方向不断迈进。
榆林市榆阳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果显著,众多老旧小区在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上实现质的飞跃。这一成果得益于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街办主责、居民参与的全方位工作体系,以及各项工作机制的保障。榆阳区的改造经验,如居民自筹资金的动员方式等,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这项改造工程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成功实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