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相关事件,讲述了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乒协与国际乒联、WTT核心团队就赛制等问题的交流,国际乒联在运动员退出世界排名事件后积极收集各方意见以修改规则,旨在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保障运动员利益从而推动赛事长远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一篇记者手记指出:以运动员为中心,项目方能“长红”。这一理念在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相关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华社记者苏斌报道,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正赛已然拉开帷幕。赛场上的精彩较量固然吸引人,然而赛场外发生的事件却更牵动人心。
就在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正赛开始之前,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乒协就世界排名以及WTT系列赛事的赛制问题,与国际乒联、WTT核心团队展开了交流。
赛历安排太过密集、奖金水平与赛事定位不相匹配、高排名球员未得到应有的签位保护等问题被多位国乒主力从球员角度提出,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提出隐藏世界排名、取消强制参赛、单独给予功勋运动员参赛名额(外卡或其他形式)、优化WTT全年赛历等建议,这些建议充分展现出对运动员的尊重与保护。
2024年年底,国乒奥运冠军马龙、樊振东和陈梦正式退出世界排名,这一事件在世界乒坛引发轩然大波,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WTT退赛罚款等规定的讨论。国际乒联随后召开执委会会议,批准成立专门工作组来负责收集运动员的反馈意见,并审查现有规定。在过去的几周里,工作组与运动员、教练员、成员协会、运动员随行人员代表以及器材制造商都进行了直接沟通,以确保在提出推荐方案之前听取各方意见。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期间举行的运动员论坛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论坛为运动员提供了就重要规则发表意见的平台,像是参赛规则以及2025年WTT手册的调整等。国际乒联主席索林、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兼WTT董事会主席刘国梁,以及国际乒联集团首席执行官丹顿出席论坛,这体现出国际乒联致力于开展公开、平等对话交流的态度。
工作组还积极与会员协会合作,收集运动员的直接反馈。除了多个协会主动提出反馈意见之外,工作组还与中国乒协举行专门会议,并且联系了马龙、陈梦和樊振东,希望听取他们的具体建议。
在运动员退出世界排名事件发生后,国际乒联力求最大范围倾听利益相关方的声音。虽然完成对规则的修改需要时间,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国际乒联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充分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原则,确保作出的决定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的利益。
仅从赛历安排过于密集这一点来看,2025年WTT赛历显示,全年有四站大满贯赛、六站冠军赛、总决赛加上球星挑战赛、常规挑战赛以及支线系列赛和青少年系列赛。考虑到今年还有世乒赛、世界杯以及洲际赛事,如此密集的赛程对运动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运动员疲于奔命,比赛的精彩程度必然大打折扣,赛事价值与品牌收益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的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阿昌塔表示,目标是促进运动员以及围绕其构建的赛事体系共同发展,打造一个更强大、更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这不仅关乎当下运动员群体的切身利益,更着眼于未来一代又一代乒乓球运动员的长远发展。”
在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进程中,运动员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何让这一最核心的资源得到尊重和保护,这考验着规则制定者的智慧与担当。只有真正做到以运动员为中心,一项运动的长远发展才能有所保障。(完)
本文总结了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相关事件中,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乒协与国际乒联、WTT核心团队围绕赛制等问题的交流互动情况。特别是在运动员退出世界排名事件后,国际乒联积极行动,成立工作组收集各方意见以修改规则,其目的在于以运动员为中心,保障运动员利益,进而确保赛事的长远发展,因为运动员是运动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