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的演出情况,包括演员在后台的准备工作,如练功、对戏、化妆等,同时也提到了演出的剧目选择特点以及观众对京剧演出的期待,还阐述了京剧传承中的守正创新等理念。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大年初三的傍晚时分,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在北京的梅兰芳大剧院门口,那些刚刚看完下午场京剧演出的观众们,正陆陆续续地走出来。他们的脸上或是洋溢着眉飞色舞的神情,或是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显然,他们在这个假日的下午于剧院中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
而这个时候,在剧院的后台,那些即将要在晚场出演京剧《锁麟囊》的国家京剧院演员们,已经开始了紧张而又有序的准备工作。
饰演薛湘灵的青年演员吕耀瑶,在舞台的一侧找到了琴师冯震宇,想要在演出之前再进行一次磨合。她说道:“咱俩把排练中遇到的那些问题再碰一下,找找感觉呀。”
在舞台之上,大幕的后面,武戏演员们正在加紧练功呢。从发力的力道到走位的精准,大家配合得十分默契,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有懂行的人就会知道其中的门道。候场的演员还向记者进行了“科普”:“在开戏之前练功备戏,这可是我们京剧演员的传统。大家不仅仅是练习今晚要演的戏,而且还会练习后面几场戏以及自己的主戏呢。要知道,在真正演出的舞台上练习的机会那可是非常宝贵的。”
回到化妆间之后,吕耀瑶继续给自己上妆。京剧的妆容大部分都是由演员自己来完成的,用传统的油彩来突出旦角妆容的红白黑三色,这样就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戏曲那独特的魅力了。
吕耀瑶一边化妆一边介绍说:“《锁麟囊》这出戏可是程派的经典剧目,它向我们传递的是‘善有善报’这样的价值观。我从业已经27年了,在这期间,我不断地去揣摩角色,精心雕琢唱腔,仔细打磨身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角色也是不断地有新的感悟。”
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可是为观众们奉上了5天6场的经典剧目,几乎每场都是爆满的状态。吕耀瑶表示:“京剧作为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是不能被束之高阁的。在假期为大家送上演出,这对我们演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的机会。”
上台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是化妆间里的气氛依旧是很轻松的。国家京剧院一团副团长王越当天没有演出任务,他来到后台查看大家的准备情况时说道:“演员们对春节演出的这些经典剧目都非常熟悉,而且大家很早就开始相互对戏了,功课都做得很足。”
王越还介绍说,今年的“迎新春”系列演出是由一团的演职员来担任的。考虑到春节期间举家观演比较多、外地观众也比较多这样的特点,系列演出的剧目都是选取适合过年上演的吉祥戏,题材主要聚焦在合家欢、轻喜剧、正能量这些方面,剧情简洁而且是观众们熟知的传统经典,这样既能满足老戏迷听戏的需求,又能让那些初次接触京剧的观众看得懂。
他感慨地说:“我们团将近80位演员和乐队成员,几乎是全员上场。春节期间演出对于京剧演员来说是一种常态,站在舞台上,感受着观众们热情的掌声和专注的目光,那种成就感是平常很难感受到的。”
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剧场外等待入场的观众也渐渐多了起来。来自沈阳的观众张女士满脸都是难以掩饰的期待,她说道:“我和我的家人假期来北京旅游,早就计划着要看一场京剧了。《锁麟囊》是大团圆结局,而且又是经典剧目,感觉很适合我们这些京剧‘小白’观看。”
大幕拉开,好戏开场。观众与演员相互陪伴着,共同成长,共同成就了一方散发着时代光彩的京剧舞台。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说:“社会在急速地变化,京剧必须要守正创新。在传承京剧的过程中,我们要引领年轻演员一路成长为‘角儿’,让他们赋予京剧新的生命,用古老的艺术来反映时代的风貌。”
文章围绕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的演出展开,详细讲述了演员后台准备工作、演出剧目特色、观众的期待,以及京剧传承中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展现了京剧在春节期间的独特魅力以及京剧传承发展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