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本文详细讲述了中国救援队应缅甸政府请求赴缅实施国际救援的全过程,包括抵达灾区的时间、营救幸存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救援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内容。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8日14时,缅甸中部发生强震,该国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地受灾严重。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乘国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赴缅甸灾区。历经3000多公里飞行和20多个小时车程,中国救援队于当地时间3月30日17时抵达受灾严重的缅甸曼德勒市。

当地时间4月2日17时,在缅甸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援点,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会同其他来自中国的救援力量成功营救出一名52岁男性。此前,这名男子已经被困超过120小时。这也是中国救援队在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成功营救的第五名被困人员。

当地时间4月3日19时,利用救援间隙,《面对面》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采访了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

记者询问赵明,参与过很多次国外地震救援,这次缅甸地震和以往有何不同,最大的难点在哪里。赵明表示,现在温度稍好一些,前两天最高温度大概42℃、43℃。在这样的高温情况下,如何保持队员的战斗力,减少高温、中暑以及防疫的压力非常大。

记者又问到,救援人员穿着厚重的救援服,如何解决防止中暑的问题。赵明称,穿救援服是必须的,因为在倒塌建筑特别是狭窄空间里,这是对人的保护。现场没有其他降温措施,主要靠队员的毅力坚持。而且救援队经过训练,以前在印尼地震海啸以及巴基斯坦也都经历过高温,所以带齐了必用的药品和器材,同时在当地积极想办法。当地群众被救援队的行动所感染,自发给他们送饮品和电风扇。此外,救援队还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要求队伍在撤出现场前和回来后都要进行消杀,营地一天至少两次消杀,以确保队员的身心健康。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记者还问到地震发生后准备赶到缅甸用了多长时间。赵明说时间非常短,地震发生时他还在国外,到机关后三个小时就赶到机场随飞机出发。队伍和国家的机制反应很快,队伍经过多次锤炼,物资、人员都是模块化,能迅速调整。有关部委第一时间召开了部际协调会,各个部门主动密切开展行动。

对于到达缅甸后是否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和国际密切合作的问题,赵明表示,这次很巧,来的时候驻缅甸大使和驻曼德勒的领事刚好在国内,和他们同一架包机过来,所以事先有很好沟通。救援工作主要依靠使馆、领馆、当地的华人华侨以及当地政府。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余震时常发生。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当中国救援队到达救援地点后,开展的第一个救援是这样发现的:一支志愿者队伍比较轻便,没有重型设备,他们先到。得知国家重型队伍到达后,很快通知了救援队,还手写了一封鸡毛信。信上说已经确认有一个幸存者,希望救援队赶紧派队伍去。救援队立刻派出队伍,随送信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到达之后,根本来不及休整,一部分人前往搜索,另一部分人找营地、搭建帐篷设施,头一晚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睡觉。

根据志愿者提供的信息,中国救援队队员立即赶到曼德勒市长城饭店救援点,对幸存者展开营救。总台央视记者张腾飞描述,当时是缅甸时间晚上七点半,他们跟随中国救援队先遣队来到长城饭店,看到受强震影响,这栋酒店有一半面积严重倾斜,底层出现粉碎性坍塌。

队员李广耐介绍,他们先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确定生命位置后开始打通进入楼内的通道。打通后往里边前进,听到了被困者呼救的声音,是一名女同志,她意识很清醒,声音也清晰。通过声音判断其准确位置后,马上确定救援方案,首先是从上向下破拆救援。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当地时间3月31日凌晨零点四十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中国救援队在长城饭店废墟中成功营救出这名女性。她此前被困超过60个小时,目前生命体征良好,这也是中国救援队抵达受灾最严重的曼德勒市成功营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结束在曼德勒市长城饭店的营救任务后,中国救援队立即转战到附近的天空公寓救援点,与此前已经到达这里的中国公羊救援队一起,连夜展开救援。赵明表示,这里天气炎热,白天要干,夜晚更要干。因为夜晚指战员不出汗,能坚持更长时间,效率更高;夜间比较安静,被压埋的人如果还活着,会本能发出一些声响。所以队员休息完全没有规律。

中国救援队获知有一名儿童和一名孕妇两名幸存者被埋压在天空公寓C座废墟之中,她们已经被困超过60个小时,但现场坍塌严重,救援难度极大。李广耐介绍,天空公寓分A、B、C、D四座,共11层,其中A座下沉式塌陷,B、C、D座完全是叠饼式坍塌,人员埋压较多,具体数字不详。

对于幸存者的状况,李广耐说,救助第二名、第三名生还者时,位置在C座叠饼式坍塌处。到场后,根据家属说的方向,救援队员上到楼顶,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没有探到,就采取全场静默,用石头敲打楼板传递声音,看看被困者有没有回音。连续敲打后,里边传出敲打的回音,通过声音迅速锁定大概位置。根据现场专家评估,采取由上向下破拆的方法进行救援。第一层楼板打通后,进行第二次全场静默,再敲打,里边声音越来越清晰,认为生存者状态应该很好,快速进行破拆。第二层楼板破拆完后,进行第三次静默,这时里边声音更清晰。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在同时展开对被困小女孩和孕妇营救的过程中,中国救援队获知在天空公寓A座发现一名29岁女性幸存者的消息,立即调遣兵力前往营救。这栋建筑原本有11层楼高,地震后底下发生下沉式坍塌,只留下上层的6层建筑。救援期间,余震不断发生,救援队员感觉到楼体明显晃动,还有碎石头掉落,他们会赶紧撤出来。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这是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之后全员投入战斗的不眠之夜,冒着余震的风险,救援队员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凌晨5点37分,被埋压在天空公寓C座的5岁小女孩首先被救出,她被发现时,正恐惧地蜷缩在衣柜夹角,用玩具熊护住头部。救援队员把她抱出来,一直抱到安全的地面。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就在5岁小女孩被救出的一个小时之后,被埋压在同一片废墟的孕妇被成功救出,她已经有26周的身孕。又过了一小时后,被困在天空公寓A座的29岁女孩也被成功救出。地震发生时,她被困在六楼断梁下,被困的65个小时里,她曾用手机闪光灯制造求救信号,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求生过程。

记者询问黄金救援时间过去之后,中国救援队接下来的任务。赵明表示,首先还是要持续救援,一旦发现有生命迹象,要用更快速度救援。随着灾区搜寻到幸存者的可能性频率下降,队伍可以辅助当地做一些事情,比如已经在当地政府许可下设点进行门诊,地震工程专家可以给一些建筑进行应急评估。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截至北京时间4月2日24时,中国救援队自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成功参与营救出5名幸存者,包括中国救援队在内的中国救援力量共成功营救出9名幸存者。

跨越千里,中国救援队缅甸震区书写救援传奇 中国救援队缅甸救灾:不畏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

记者问到在惨烈灾情面前,支撑中国救援队队员冲在一线的力量是什么。李广耐表示,信念就是能够救更多生命。赵明则认为生命无价,大爱无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是必须的。

本文详细记录了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展现了他们在高温、余震等恶劣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营救多名幸存者的英勇事迹。体现了中国救援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115.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