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少儿舞蹈艺术盛荟颁奖盛典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青少年专场活动在上海艺海剧院落幕的相关情况。详细阐述了青少年展演专场的节目形式、文化融合特点,以及舞蹈盛荟的参赛情况、赛制突破和配套活动等内容,强调了活动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方面的积极意义。
上海,3月30日消息。3月29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国际少儿舞蹈艺术盛荟颁奖盛典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青少年专场活动,在上海艺海剧院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活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创新表达。
当晚,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艺起听花开的声音”青少年展演专场精彩上演。此次展演联动了小荧星艺术团和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手拉手艺术团这两个沪上极具知名度的少儿艺术团体。由孩子们组成的强大展演阵容,通过民族舞蹈、街舞、新民乐以及小交响乐团等多种跨界融合的节目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时令文化的生动盛宴。
整台展演巧妙地以春季的6个节气作为串联线索,并且融入了中国传统国色元素。在展演过程中,观众既能欣赏到民乐与合唱相结合的创新舞台形式,又能聆听交响乐演绎国风曲目的独特表达。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手拉手艺术团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小演员的年龄跨度。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他们让二十四节气不再仅仅是古籍中的注脚,而是转变为可阅读、可观赏、可传播的艺术作品。这场活动促使青少年儿童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成功蜕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引导青少年实现从“学艺”到“承魂”的升华,以“α世代”的创新表达为“中国故事”探寻新的传播契机。
同样在3月29日,第八届国际少儿舞蹈艺术盛荟也正式落下了帷幕。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校组队积极参与。上海普陀童的梦幼儿园的舞蹈老师孙瑾透露:“我们幼儿园特意挑选了一些活泼好动的小朋友,组成了舞蹈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精心编排了完整的节目。这次能够受邀参赛,让孩子们的成长被更多人关注和看见。”据了解,此次舞蹈盛荟的报名人数超过了20000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常规的民族舞、芭蕾、街舞等比赛组别外,此次大赛还首次增设了国标团体组。小选手们以“齐舞”的形式展示了国标的多个舞种,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赛事的覆盖面,还降低了参赛的门槛,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参与其中。
作为此次舞蹈盛荟决赛评委之一,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上海市体育舞蹈协会副会长韩春英表示:“国标舞具有国际化的属性,与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少儿舞蹈教育的新方向。”
作为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年的大型舞蹈赛事,本届舞蹈艺术盛荟不仅在赛制方面有所突破,在配套活动上也进行了新的尝试。赛事特别开设了“WORKSHOP街舞大师课”,并特邀上海舞蹈家协会理事张鼎承、《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全国百强选手KELVIN担任导师。
小选手们在集训过程中,不仅强化了街舞的基础技能,锻炼了舞台表现力,还深化了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理解。参与课程的小选手兴奋地表示:“KELVIN老师教会我如何用肢体表达情感,原来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更是内心故事的呈现。我以后也要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舞者。”这一优质师资的引入,不仅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提升了舞蹈艺术技能,还为他们打开了艺术视野,引导孩子们从单纯的“兴趣培养”迈向“专业深耕”的道路。
这场活动积极传播“α世代”少年的声音,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的双向赋能。它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进行美育实践的优质平台,更通过“从学到创”的实践模式,让孩子们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
本文介绍了第八届国际少儿舞蹈艺术盛荟颁奖盛典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青少年专场活动,阐述了青少年展演的特色和意义,以及舞蹈盛荟的参赛、赛制、配套活动等情况,强调活动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