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项目:脑电信号分析筛查老年痴呆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的一项由黄斌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涉及“数字交互激励 脑电信号分析”与人工智能在轻度认知障碍筛查及诊断方面的研究。文中详细描述了医护人员对一位阿婆进行脑电测试的过程及结果,展示了这种智能筛查工具的优势。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洪旭和实习生成龙报道。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心,前来体检的人熙熙攘攘,其中老年人占了不少比例。

2月27日,有一位60多岁的阿婆在此接受检查。医护人员亲切地对阿婆说:“阿婆,现在要给您做脑电测试啦,这个测试能看看您认知、记忆的状况呢。”只见阿婆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戴上脑电帽,然后在平板电脑上开始做数字敲击实验以及情景记忆测试。在这个过程中,阿婆的脑电信号实时传输到电脑上,医生便可以对这些脑电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进而做出诊断。

经过8分钟的测试,阿婆的情景记忆测试得到了3分(满分5分),而数字敲击实验则得了0分(满分1分)。经过医生初步评估,阿婆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的诊疗。

这个项目是海南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黄斌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为“数字交互激励 脑电信号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轻度认知障碍筛查及诊断机制研究。其目的是通过AI对海量的脑电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从而筛查和诊断像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混合性老年痴呆和血管性老年痴呆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该研究项目已经为将近200人进行了数字交互脑电检测。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游咏说道:“这个智能筛查工具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相当不错呢,它能够捕捉到那些肉眼很难分辨的脑电信号特征,这使得筛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区分不同的人群。”他还表示,这是一种简单、客观而且可及的智能筛查工具,可以快速对大量人群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在未来,完全可以在社区或者体检中心,针对60岁以上的人群开展脑健康体检,尽早发现那些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而且,与传统的认知障碍量表筛查相比,这种人工智能筛查方法不会受到教育程度和语言的影响,相对更加客观和准确。

黄斌文也表示,在当前快速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早筛查和早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数字交互激励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与诊断方面的创新应用,对于实现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规模筛查和精准诊断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本文总结了海南医科大学的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脑电信号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来筛查和诊断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疾病。通过阿婆的测试案例展示了项目的检测流程和初步成果,同时阐述了这种智能筛查工具的优势,包括提高筛查效率、不受教育和语言影响等,强调了早筛查早诊断在老龄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00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