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杭州初三学生张潇冉的归乡经历,从儿时乘坐绿皮火车的美好回忆,到长大后乘飞机归乡的疲惫,再到今年重新坐上停运已久的绿皮火车,回忆起儿时与长辈的温情,展现了归乡途中的代际亲情与乡愁。

《旧轨返乡》 张潇冉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你是否曾思索,自己已有多久未曾体验过绿皮火车慢悠悠的旅程了呢?假如要你用文字描绘归乡之旅,你又会采用何种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当今时代,高铁和飞机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然而,杭州一位初三学生张潇冉笔下那早已锈蚀的铁轨,却为何能触动上百万人的心灵,让他们为之动容落泪呢?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旧轨还乡 》

作者:张潇冉

在张潇冉的儿时记忆里,那是一段无比美好的归乡旅程。年幼的她,小手被姥姥和姥爷温暖地牵着,踏上了那列充满故事的绿皮火车。火车从美丽的杭州缓缓启程,一路摇摇晃晃,经过长达二十五个小时的漫长行驶,最终直达内蒙古的乌兰察布。

火车一路向北行驶,窗外的景色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南方的景致宛如一位温婉的少女,有着细腻的柔情;随着火车的前行,景色逐渐发生变化,慢慢过渡到北方那辽阔无垠的壮美。这一路的风景变换,让小小的车厢里充满了无尽的惊喜。而车厢内的嘈杂声,在那时的她听来,也仿佛是一首特别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深情。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她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额头贴在起雾的玻璃上。她静静地守望远方,等待着晨光破晓的那一刻。在她的眼中,那天的朝阳仿佛是特意为他们的回归而升起的,那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她心中对故乡的思念。

然而,时光悄然流逝,当张潇冉步入小学后,回老家的次数开始逐渐减少。那趟曾经陪伴她无数次归乡的直达列车,也在不知不觉中停运了。曾经那两条笔直的铁轨,如今已锈迹斑斑,就像记忆里若隐若现的虚线;故乡的模样,也渐渐变得模糊,如同底片上渐渐褪色的残影。

直到去年,姥爷的离世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让她回老家的频率陡然增加。但此时的归乡之路,早已不复儿时的悠然惬意。每次归乡,她都要在天还未破晓的时候就匆匆赶往机场,然后在机场里焦灼地等待。繁琐的行李托运手续,就像是一道道无形的枷锁,让归乡的心情变得沉重。

登上飞机后,机舱内狭小的空间让人感到压抑,再加上气流的震荡,身体和心灵都备受煎熬。在机场里,进出的通道就像一个迷宫,让人在里面兜兜转转,晕头转向。下了飞机后,还有数小时的车程在等待着她。当终于到家时,夜幕早已深沉,四周一片漆黑。如果在冬夜遇到大雪天气,路面结冰,行车就更加危险,每一刻都让人提心吊胆。在这一路的奔波中,她根本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更何况飞机窗外除了那茫茫的云海,再也没有其他可以欣赏的景致。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网图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网图2

今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那趟停运已久的火车重新开始运营了。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张潇冉的心中涌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一个月前,她终于再次踏上了这列魂牵梦萦的火车。

夜幕渐渐低垂,火车缓缓启动。车厢里,熟悉而亲切的方言声此起彼伏,与车轮和铁轨之间有节奏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首怀旧的歌谣。张潇冉躺在铺位上,感受着火车微微的颠簸,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躺在大地母亲温柔的摇篮里,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安宁。

只是,如今的车厢里人比以前多了许多,空间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宽敞了。说来也十分凑巧,就在她的铺位下方,有一对老人带着他们的孙子,他们的行程和张潇冉完全一致。原本就不算宽敞的床铺,挤着爷孙俩显得更加局促。为了让孙子能够睡得更舒适一些,爷爷硬是把自己蜷缩在床尾的狭小空间里。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这时,乘务员推着小车在车厢里叫卖着各种商品。大多数年轻人对这些推销并不感兴趣,纷纷选择置之不理。于是,推销员便将目标转向了年迈的老人。无论推销员如何巧舌如簧,用天花乱坠的言辞和充满诱惑的话语来推销商品,那位爷爷始终不为所动。然而,当推销员随口说了一句“孩子爱吃”时,爷爷的态度瞬间发生了转变,他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一笔看似莫名其妙的生意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成交了。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归乡路的变迁与温情 绿皮火车:穿梭岁月的归乡梦

看着这一幕,张潇冉儿时乘坐火车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不禁开始思索,那时的姥姥、姥爷是否也会像这位爷爷一样,为了让她开心而傻傻地买下一些推销品呢?他们是否也曾为了让她能睡个好觉,而把自己蜷缩在狭窄的床尾呢?她又是否也曾像那个小孩一样,偷偷掀起窗帘,好奇地欣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呢?岁月的流逝让记忆的细节变得模糊不清,但她用自己的想象,将那些美好的瞬间一一勾勒出来。

终于,火车缓缓抵达了老家。当她见到姥姥的那一刻,心中积攒已久的思念再也无法抑制,如潮水决堤一般夺眶而出。

点评:这篇作文通过巧妙地对比儿时乘坐绿皮火车归乡时的温情与长大后乘坐飞机归乡的疲惫,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深刻地刻画了代际之间深厚的亲情以及那难以割舍的乡愁。尤其是“孩子爱吃”这一细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其文字风格更是被网友评价为“有朱自清《背影》的韵味”,凭借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引发了全网的强烈共鸣。

本文以张潇冉的归乡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不同阶段归乡方式的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亲情与乡愁。从儿时绿皮火车的温馨记忆,到长大后飞机归乡的奔波疲惫,再到重新乘坐绿皮火车唤起的回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突出了亲情的温暖和对故乡的眷恋。最后文章以见到姥姥时思念决堤收尾,情感真挚动人,引发读者共鸣。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350.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