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医疗建议:有用但不能取代医生,医生眼中的DeepSeek:可科普,难决策

本文将探讨DeepSeek给出的医疗建议的可信度,通过采访医生、药师、医工从业者等专业人士,对比DeepSeek和医生建议的区别,阐述公众在健康问题上应如何对待DeepSeek的建议。

DeepSeek医疗建议:有用但不能取代医生,医生眼中的DeepSeek:可科普,难决策

DeepSeek所给出的医疗建议到底可信度有多高呢?与医生给出的建议又存在哪些差异呢?公众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应该如何运用DeepSeek呢?近期,南都健闻的记者专门向数位医生、药师以及医工从业者进行了请教。

这些专业人士认为,公众能够借助DeepSeek来获取医疗科普知识。然而,当涉及到治疗、用药决策的时候,仍然需要听取医生的建议。这是因为当前的通用AI模型在回答问题时,主要依靠的是“从一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这种语料运用能力,并不具备医生所拥有的专业思维能力。同时,AI问答缺乏医患交流环节,而且过于依赖患者所提供的信息,一旦患者陈述不完整或者不准确,就会面临较大的误诊风险。

在AI可以做到的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入门知识,从而了解自身疾病。

不久前,北京一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在视频里对DeepSeek进行了一次实测。这位医生向DeepSeek口述了一位患者的病情:“门诊遇到一例25岁男性患者,已经经过了两次开颅手术,一次经鼻手术,做了一次放疗,一次伽马刀治疗,肿瘤仍未控制,下一步该怎么办?”仅仅18秒之后,DeepSeek就给出了答案。这位医生评价道:“这个DeepSeek是真厉害啊……给了一个明确的处理方案,我能想到的、文献上报道的,它都有,而且包括最新的临床试验。”

基于此,这位医生评价DeepSeek“水平相当于一个三甲医院医生”,并且建议患者在就诊之前可以使用它进行搜索,这样有助于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这个视频的下方,有些网友发出“厉害”的惊叹,但是也有很多声音表达了谨慎的信任。他们认为,对于DeepSeek给出的内容,医生能够分辨对错,可是普通网友却无法辨别其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所以提醒普通公众不要过于依赖AI。

在采访过程中,中山三院耳鼻喉科医生罗新也认可这种谨慎使用的观点。他表示:“如果只是简单粗略地了解一些知识,例如对于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它去了解一些入门信息是可行的,但要是想深入了解,或者是要做和健康相关的决定时,就不能依赖AI。”

在AI不可以做的方面,那就是做治疗、用药决策。

罗新建议公众,在健康问题上使用DeepSeek、ChatGPT这类通用大模型时,可以将目标设定为了解疾病的基础知识。而具体到治疗、用药信息时,还是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中山一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攀教授指出:“如果患者向AI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者不准确时,可能导致误诊的风险。”因为诊疗过程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医生通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和用药史等信息,再结合检验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之后做出疾病诊断,并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AI仅仅依赖患者向其提供的信息,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此外,AI的建议是基于其数据模型和知识库的,如果模型、知识库存在不准确或者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例如在开具药品时,AI可能无法有效识别药物相互作用,或者出现重复用药等情况。

为什么不要太依赖AI呢?

实际上,DeepSeek在用户协议中已经明确表示:“本服务提供的所有输出均由人工智能模型答复,可能出现错误或遗漏,仅供您参考,您不应将输出的内容作为专业建议”“当您在使用本服务咨询医疗、法律、金融及其他专业问题时,请注意本服务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承诺,不代表任何专业领域的意见”。

医疗行为更多地依赖医生与患者的沟通,疾病诊疗需要多个环节前后衔接,AI只能在部分环节发挥作用。

医疗科普博主“白衣山猫”在其微博发文中指出:“做医生最难的地方,在于诊断病人的病情”,也就是采集病史、体检检查、有方向地开出检查和化验这一系列过程,而有方向地问病史、给病人做体格检查这两步,还需要人工完成;而完成上述过程后,把得出的信息交给DeepSeek,去搜索一个治疗方案,“这正是AI的特长,这不奇怪”。

中山三院目前已经将DeepSeek大模型引入医院内部系统,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医院场景的不同应用。该院大数据中心主任刘子锋认为,目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相比之前的“高级搜索”系统的先进之处在于:它有能力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还能够在回答过后自行对答案进行评估,认为合理之后再继续延伸推理,最后把推理结果整理成为问题答案,所以它给出的答案可信度较高。

“但同时,目前的通用大模型还不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刘子锋指出,目前DeepSeek的算法模式本质是“从一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这是一种语言能力、对语料的运用模式,但它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思维过程。

陈攀也认为,AI能够帮助提升医生在疾病诊断和药品开具方面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药师在处方合理性审核和点评方面的效率,但AI的作用是辅助而非取代,单纯依赖AI进行诊疗存在误诊和用药不当的风险。

本文总结了DeepSeek在医疗领域的作用和局限性。虽然它能提供医疗科普知识,在某些情况下给出类似三甲医院医生水平的答案,但由于其不具备医生的专业思维能力、缺乏医患交流环节、依赖患者提供信息、模型知识库可能存在问题等因素,在做治疗和用药决策时不能取代医生,公众应谨慎使用,将其作为了解疾病基础知识的工具,医生则可利用其提升工作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812.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