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深入推进“智慧环境执法 监测协同联动”,构建起“科技溯源、分类监管、精准治污”的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从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测管联动、深化靶向治理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当下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为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作用,积极深入推进“智慧环境执法 监测协同联动”。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旨在构建“科技溯源、分类监管、精准治污”的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从而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首先,聚焦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监测工作。新泰分局将工业集聚区、重点排污企业、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作为核心关注点,围绕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危废规范化管理等重点环节,采用“四不两直”这种高效且具有突击性的方式开展检查。为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分局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执法监测标准化流程,并且加大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推送的臭氧浓度高值区、扬尘高值区等重点区域,分局更是运用无人机航拍、走航监测车、便携式检测仪等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监测能力。通过这些手段,能够快速锁定污染源,实现对污染情况的精准画像、定向发力,并及时进行反馈,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其次,推进测管联动,以此提升监管效能。新泰分局深化执法与监测的协同机制,专门组建了由环境执法骨干与监测技术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这个工作组形成了“现场检查—采样监测—数据分析—问题溯源”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高效运转。同时,依托山东环境执法智慧监管平台、泰安市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山东省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系统等多个平台,分局能够实时共享全市断面2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43家涉水重点监控企业、40家涉气重点监控企业的监测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数据,便会即时启动执法响应,通过数据预警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大大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最后,深化靶向治理,努力构建共治格局。新泰分局严格践行“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整改为要”的服务性执法理念,致力于推动企业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治污”转变,让企业将“监管压力”转化为“治污动力”。生态环境服务性执法不仅强化了执法力度,还丰富了服务性执法的新内涵,实现了从单纯的“行政罚单”到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分局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服务,通过“执法 + 服务”的模式,帮助企业整改环境问题。此外,还组织电力、化工、建材、养殖等重点行业参与环保法规培训,指导企业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对治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同步推进环境信用修复机制,对完成整改的企业实施动态监管,推动企业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通过深入推进“智慧环境执法 监测协同联动”,在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测管联动、深化靶向治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了全新的生态环境执法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环境管理水平,还推动了企业的绿色转型,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