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大模型市场格局,深入剖析了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态势。从大模型市场的竞争现状入手,阐述了阿里巴巴在大模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着重介绍了夸克在AI To C市场的突出表现和创新升级,展现了阿里巴巴在AI时代的全面崛起和发展潜力。
近日,零一万物CEO李开复作出大胆判断:“中国市场的AI大模型大概率会收拢到三家,DeepSeek、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这一观点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DeepSeek的异军突起,让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ChatGPT时刻”,也加速了大模型市场从诸侯混战走向终局的进程。当众多行业观察者试图描绘中国大模型的未来蓝图时,阿里巴巴无疑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关键坐标。
过去两年,阿里巴巴在大模型领域相对低调,但在今年,这家科技巨头仿佛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呈现出全面爆发的强劲态势。
在大模型领域,DeepSeek的开源吸引了全球目光。然而,早在这之前,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就已经在开源社区崭露头角,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据开源社区HuggingFace统计,2024年,仅Qwen2.5 - 1.5B - Instruct这款模型,就占据了全球模型下载量的26.6%,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6.44%。如此突出的成绩,充分彰显了阿里巴巴在大模型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实力。
不仅在技术层面表现出色,阿里巴巴的大模型实力还得到了国际巨头的认可。向来对合作伙伴要求苛刻的苹果,经过一番严格筛选,最终选择阿里作为中国市场的大模型合作伙伴。这一合作不仅是对阿里巴巴技术实力的高度肯定,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回顾过去的沉寂,或许正是阿里巴巴的厚积薄发。今年2月,借着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的契机,阿里巴巴正式吹响了全面AI化的号角。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拟投入3800亿元用于建设AI基础设施。这一巨额投入,超过了阿里过去十年在相关领域投入的总和,充分体现了阿里巴巴对AI领域的长期看好以及对自身业务的坚定信心。可以预见,一个由AI驱动甚至重构的阿里巴巴,正以迅猛的速度向我们走来。
阿里AI战略亮明牌
围绕AI战略,阿里巴巴明确提出了未来的三个主要投入方向,分别是AI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及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
在吴泳铭看来,这一轮AI浪潮带来的机会是几十年一遇的重大行业变革。而阿里巴巴的首要目标,是追求AGI(通用人工智能)。
他认为:“未来,AGI可能会远远超越现在可见的任何一个应用场景。智能能力的提升是这一轮AI技术生产力变革的核心主轴。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所有应用场景,如AI搜索、Chatbot等,都只是AI能力提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阶段性机会。”
在通往AGI的道路上,阿里巴巴已经亮出了两张明牌——阿里云和通义大模型,它们分别对应着AI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两个关键方向。
目前,阿里云在全球云服务市场中位居第四,在亚洲排名第一,其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为AI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通义千问正逐渐取代Llama,成为开源社区事实上最重要的标杆基座模型,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潜力。
正是这“两张牌”,支撑起了资本市场对阿里的价值重估。今年以来,多家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对阿里巴巴进行显著增持,阿里的股价也较年初上涨了近60%,市值回到了约3200亿美元。
除此之外,阿里AI战略中另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板块,是AI技术在应用场景中的落地。
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在To C应用生态上拥有众多丰富的应用场景,而AI技术将为这些业务带来效率、用户时长以及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
其中,在AI To C领域,阿里巴巴近期又亮出了一张新明牌。
3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全新夸克彻底告别了传统搜索模式,升级为一个All in One的“AI超级框”,能够满足用户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类场景下的AI需求。
至此,阿里AI战略亮出的三张明牌——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和夸克,形成了从基础设施到基础模型再到应用的完整闭环,为其在AI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是夸克?
在这新一轮AI浪潮中,夸克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在打造个人AI全能助手这条道路上已经深耕了多年。
早在2018年,夸克App就定位于智能搜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人留下了“小而美”的深刻印象。尽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营销获客,但凭借“无广告、极简设计”的独特产品理念,夸克赢得了用户的口口相传,成为了一款备受赞誉的“好产品”。
在随后的产品迭代过程中,夸克以智能搜索为起点,逐步布局了许多垂直业务。例如,推出了网盘、扫描王等实用功能,并深耕学习、高考等特定场景。这些举措让夸克的“好用”属性深入人心,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用户。
到了2023年,夸克迎来了产品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当年,阿里巴巴将其与1688、闲鱼、钉钉等产品一起定义为集团战略级创新业务。自此以后,夸克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并且在AI能力迭代上驶入了快车道。
2024年,夸克相继推出了AI搜索、AI写作、AI总结、AI搜题以及AI网盘、AI扫描等一系列强大的功能。在AI能力的加持下,夸克的“好用”属性进一步放大,用户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七麦数据发布的《2024年度实力AI产品榜单》,夸克App年度下载量超过3.7亿,位居行业第一。
在用户黏性方面,据量子位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夸克的三日留存率超过40%,七日留存率接近30%,均远远高于行业对优秀产品留存率的要求。
夸克的亮眼表现,让阿里巴巴找到了撬开AI To C市场的有力抓手。2024年底,阿里开始统筹AI To C业务,先将原属于阿里云的AI应用“通义”拆分并入到夸克所在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随后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开始融合工作,共同探索AI眼镜等新硬件方向。
进入2025年,夸克将品牌Slogan升级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随后在人才方面,阿里又引入了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Steven Hoi),专门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经过组织、品牌及人才的一系列调整,夸克正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阿里AI To C业务的代表性AI应用。
夸克抢占“超级入口”
夸克的全新发布,是夸克产品的一次重大革新。它彻底摒弃了传统搜索框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边界的“AI超级框”。
这个“AI超级框”整合了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等多种强大能力。用户在“AI超级框”输入指令后,夸克智能中枢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意图并进行深度思考,然后规划、调动各种不同模型和Agent模块,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AI超级框”的优势十分明显。用户无需再去判断是使用快速回答还是深度思考,同时也不用再为了后续任务去切换不同的AI工具。基于“AI超级框”,用户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被一站式解决。
目前,夸克可以在AI搜索、AI写作、AI生图、AI PPT、学术研究、AI搜题、AI健康问答、旅行计划等不同场景下解答问题并执行任务。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表示,“AI超级框”正无限接近个人超级全能助手。但他也坦言,此次升级的版本仅仅是全新夸克的一个雏形,“随着未来模型能力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希望夸克AI超级框就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能够让用户在这里进入AI世界。”
吴嘉认为,过去是人在使用搜索,未来是AI在使用搜索。人类本身不再需要直接使用搜索等工具,而是把完整的任务指令直接给到AI。AI会思考、执行,并在过程中互动调整,完成最终的任务交付。
现在的夸克,就如同2018年的夸克App,它希望给用户提供的是最简洁的产品交互界面,然后把复杂的任务交由产品后台来完成。这其实是用户最基本的产品诉求,但却被绝大多数产品都忽略了。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表示,“AI超级应用要足够易用,需要产品创新。夸克给了行业一个好思路,一个超级框连接用户需要的智能体。”
进入2025年,AI应用的全面爆发已是大势所趋。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
面对这万亿美金市场,夸克给市场带来的启示是,AI应用的本质是产品,而产品的第一要素是“有用、好用”。在许多AI应用还停留在“可用”阶段时,夸克已经率先迈出一步。这一步,不仅是AI时代的“超级入口”,更是阿里巴巴通往AGI道路上的Agent雏形。未来,随着底座模型能力和产品能力的不断迭代,夸克也将持续进化,并推动AI成为真正无处不在的服务。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大模型市场格局,重点阐述了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成果。从大模型技术优势到巨额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再到明确的AI战略方向和应用场景落地,尤其是夸克在AI To C市场的出色表现和创新升级,展现了阿里巴巴在AI时代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持续扩大,阿里巴巴有望凭借其全面的布局和创新能力,在通往AGI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引领AI应用走向更加广泛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