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成都作为全国首批信用监管数据开放试点城市,介绍了其通过向支付平台开放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实现商户开通支付平台经营码的快速办理,解决了此前个体工商户跨境支付的难题,并展望了未来深化制度创新和拓展应用场景的规划。
在全国信用监管数据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都作为全国首批信用监管数据开放试点城市,正积极探索创新之路。通过向支付平台开放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成都加速推动了商户开通支付平台经营码(收款码)的变革,实现了从以往“材料繁琐”到如今“15秒极速办理”的巨大转变。
今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自试点启动以来,支付平台通过成都市信用监管数据开放接口调用信用数据极为频繁,累计达到540万次。这庞大的数据调用量覆盖了180万户个体工商户,为众多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值得一提的是,有3.1万户商家通过支付平台经营码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收款功能,这使得小微经济的“国际能见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试点开展之前,境内个体工商户面临着诸多困境。他们普遍使用的收款码仅支持个人账户,这种情况难以满足外籍消费者依赖信用卡支付的消费习惯,导致交易时常受阻。同时,支付平台由于无法实时核验商户的相关信息,审核流程复杂,审核周期也相对较长,极大地影响了跨境支付的便利性。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10月启动试点工作,选择在成都等8个城市开展信用监管数据开放试点。”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原则,成都打通了政务数据与平台企业间的安全共享通道。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开通支付平台经营码的快捷办理,为境外来华人员的移动支付提供了便利。
“目前,我们率先在支付宝平台展开了试点工作。现在,商户仅需在线提交基础信息,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资质核验,最快15秒即可开通支持信用卡支付的经营码。”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深化制度创新,不断拓展信用数据的应用场景。同时,还会加快对微信等支付平台的试点接入工作,为助力经营主体加速发展、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的动能。
本文介绍了成都作为信用监管数据开放试点城市,通过开放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解决了个体工商户跨境支付难题,实现经营码快速办理,提升了小微经济“国际能见度”,并规划了未来深化制度创新和拓展应用场景的方向,对推动经营主体发展和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