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的情况,介绍了不同银行的提额产品及额度,还分析了提额背后的政策背景以及业内人士对银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看法。
记者最新获悉,在近期金融市场的动态中,多家银行纷纷做出了一项重要调整——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原本额度上限为20万元的消费贷款,如今已提升至30万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借款人愿意参与线下审批流程,那么还有机会获取到更高额度的消费贷款。
业内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在消费贷额度上限提升这一利好背后,银行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对资金流向的严格监管。同时,如何实现消费贷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也是银行需要重点思考的关键问题。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
有部分银行的产品最高可提升至1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详细调查发现,近日多家银行手机银行所展示的消费贷产品均进行了额度提升。
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上,有两款消费贷款产品十分引人注目。它们的贷款额度上限已分别提升至30万元、50万元。当记者以借款人的身份进行咨询时,中国银行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两款产品此前的最高额度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此次提额是近几天才完成的。
对于这两款贷款产品的区别,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道,其中一款产品采用全线上审批模式,具有随借随还的便捷特点,目前最低利率约为3.1%;而另一款产品则需要进行线下审批,虽然其额度上限超过了前者,但最低利率也相对较高,目前约为3.9%。
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也显示出了额度调整的信息。其某款消费贷款产品的最高贷款额度已经提升至30万元。一位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解释道:“因为3月份刚好出台了新政策,所以相关消费贷产品的额度上限从原来的20万元上调到了30万元。”
该客户经理进一步补充表示,30万元是指借款人通过手机银行可以直接申请的额度上限。不过,如果借款人是“上班族”,并且其就职企业名列建设银行白名单的话,那么申请消费贷的额度上限最高可以提升至100万元。据悉,该白名单主要包括通过建设银行代发工资的企业。
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同样呈现出额度提升的情况。该行的某贷款产品目前最高可借30万元。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于最近的消费金融新政策,该产品的最高贷款额度才进行了提额。
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发现,尽管部分银行近期上调了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但实际上授信额度真正能触及该上限的,往往只是局限于该银行的优质客户。例如,上述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举例说明,以一个上海的“上班族”为例,如果月收入在2万元左右,且名下暂时没有房产,一般是申请不到最高额度的。
上述招商银行工作人员也坦诚表示,最终审批的额度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公积金缴纳记录以及是否有其他负债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有的人可能最终获批的额度只有一两万元,而有的人则可以达到20万元。
业内:在提高消费贷额度上限的同时
银行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
银行近期提高消费贷额度的这一举措,自然引发了人们对近期出台相关政策的联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据新华社3月14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以助力提振消费。3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金融监管总局指出,此次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二是优化消费金融管理;三是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四是优化消费金融环境。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产品额度上限扩容,确实能够满足一些指定客群的大额消费需求,例如装修、购车、医美等重点消费场景。不过,她进一步深入分析指出,如何在更多额度、更长期限的授信业务与风险管理工作中取得平衡,银行等机构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此外,如何选择合适的场景来响应政策,同样考验着各家机构的策略与眼光。银行等机构需要全面把控场景方的资质、过往表现等情况,结合自身的客群与场景特征进行科学决策。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提高信贷额度上限能够很好地迎合消费者对于更高金额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在汽车、家装等价格较高的领域。这一举措还能间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增长,涵盖制造、销售、维护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此外,他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贷额度上限扩容对促消费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增加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但从长期来看,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贷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银行也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让释放的额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
在王蓬博看来,与场景的深度合作与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与这些平台的合作,资金能够直接汇入商户的账户。同时,银行也需要同步简化消费贷款的申请和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并加大对消费贷款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资金流向的监管确实存在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利率的持续下降和还款期限的延长,信用风险也在不断累积。”
多家银行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的情况,包括不同银行具体的提额产品和额度差异,还提及授信额度多倾向于优质客户。同时,分析了提额与相关政策的关联,业内人士认为额度扩容能满足部分消费需求、促进产业链增长,但银行在风险管理、资金流向监管、与场景融合等方面面临挑战,需灵活加强风险控制。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