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辅警周宪波:用点滴小事铸就社区大温暖

本文聚焦《开屏见“好”》栏目所关注的山东好人好事,重点讲述了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剪子股街派出所辅警周宪波在北营社区的工作事迹。他扎根社区,处理邻里间的各种小事,凭借独特的工作方法和坚韧的精神,将复杂社区打造成平安家园,从青涩辅警成长为全省“四星辅警”。

平凡辅警周宪波:用点滴小事铸就社区大温暖

《开屏见“好”》这一独具特色的栏目,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山东大地上的好人好事上。它致力于让普通老百姓成为焦点,登上封面、开屏和首屏,以最显眼的位置去推介那些“身边的榜样”,生动地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山东故事。

平凡辅警周宪波:用点滴小事铸就社区大温暖

在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剪子股街派出所,有一位辅警名叫周宪波,他的名字早已和他所负责的北营社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小周,我家后墙根又响了。”“好,你等着我,十五分钟到!”

近期,社区居民安先生频繁找到周宪波投诉,称“小周,老有人敲我家后墙根”,甚至还多次报警。为了避免“小事闹大”,周宪波决定一探究竟。凌晨六点多,他搬来梯子,和报警人一同爬上房顶,静静地聆听了一个小时。最终发现,所谓的声响不过是一些自然和生活产生的声音,远远达不到噪音的标准。周宪波的这一执着举动,不仅解开了报警人“半夜墙根响”的心病,还消除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小隐患。

在周宪波的工作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邻里之间的琐碎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小事,编织出了他与北营社区居民之间温暖的故事。

多年来,周宪波依靠一部存有4800多个居民联系方式的手机、20多个定时响起的服务闹钟以及塞满四个文件柜的工作记录,成功地将这个流动人口众多的复杂社区打造成了连续9年“零发案、零诈骗、零邪教、零事故、零犯罪”的平安家园。

有一回,社区的王阿姨找到周宪波,抱怨邻居租户郑大伯家的鸡半夜叫个不停,吵得她无法入睡。周宪波立刻联系郑大伯询问情况,没想到大伯一听就火了,说道:“小伙子,你来听听,我家鸡哪里叫了?”两位老人互不相让,矛盾逐渐升级。为了查明真相,周宪波连续一周深夜蹲守,结果却什么声响也没听到。可“半夜鸡叫”的事儿已经在北营社区传得沸沸扬扬。最终,当事人觉得过意不去,才说出矛盾的根源其实是邻里占地问题。周宪波自掏腰包买了水果上门调解,促成房东拆除花墙,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积怨。事后,居民张阿姨打趣道:“周儿,你咋连鸡叫都管?”他笑着回应:“大姨,咱北营没贼,但有事我必到!”

三伏天背着病患就医、暴雨中推着抛锚车辆、寒冬里跳下井去关阀门……像这样的“小事”在周宪波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他在一件件“生活小事”里,用心办好“民生大事”,凭借着这股子韧劲儿,将社区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深入人心。

“走进一家门,认全一家人;说一句好话,做一件好事;互留一个电话,进一个服务群。”这是周宪波总结出来的“六个一”工作法。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北营社区4800多名群众的电话号码。“一机在手,信息全有”正是他的工作秘诀。翻开周宪波的手机通讯录,每个号码后面都标注着200余字的详细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成员情况、矛盾隐患、服务重点等等。这些密密麻麻的备注,是他走遍社区千家万户的有力见证。

除了这4800多个群众电话,他的手机最多的时候定过20多个闹钟,从凌晨1点35分到深夜11点45分,“检查酒吧营业时间”“提醒拔电动车电源”“探望独居老人”……每一个闹钟都承载着对社区群众的关怀,为他们而响。

在派出所的文件柜里,周宪波的工作记录本堆满了四层格子,每一页都写满了琐碎却温暖的细节,如钥匙丢失求助、噪声纠纷调解、车辆未锁提醒等等。周宪波说:“必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走一步、多想一点、多说一句,社区工作虽然多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但它关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感受。”

从当初青涩的辅警,到如今全省“四星辅警”,周宪波始终坚信:“只有真心换真心,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本文通过讲述德州市辅警周宪波在北营社区的工作事迹,展现了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精神。他从处理邻里小事入手,凭借“六个一”工作法和对群众的真心关怀,将复杂社区打造成平安家园,从青涩走向成熟,成为全省“四星辅警”,体现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30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