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于3月22日推出的“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涵盖展览内容、策展人解读、赏赐类型及展品亮点等,还提及了特展的持续时间。
3月2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展——“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此次特展展出了众多珍贵史料,包括清代官员上奏的奏折、文书、档册等。这些珍贵的资料仿佛一扇时光之门,为我们揭开了皇帝与官员之间那些“密不可宣”的奏折内容,同时也娓娓道来皇帝赏赐臣子礼物背后的有趣故事。
特展策展人许媛婷解释说,“礼”这个字含义丰富,既可以理解为谦和有礼的态度,也能代表物质性的礼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典藏的文物中,有大量曾被皇帝当作礼物赏赐给臣子的物品。这些赏赐之礼中,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有趣发现,让人不禁感叹“原来这也是礼物”。
本次展览一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礼何处来”“升职加薪”“好礼降临”与“赏罚有道”。许媛婷进一步介绍,通过文武官员上折谢恩的第一手史料,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清代皇帝“恩威并施”的赏赐制度。
从展览现场的展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清代皇帝的赏赐可谓多种多样。赏赐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礼品,还包括加官进爵、加衔赐号以及追封诰命等象征荣誉与地位的方式。虽然赏赐仍然以物品为主,但这些物品并非我们通常想象中的金银珠宝那般奢华。更多的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实用物品,种类十分丰富。比如皇帝赐字、御书诗文、书籍纸砚、荷包折扇、缎匹帽袍等,甚至还有牛羊马匹、御膳食物、药锭补品。小到玉扳指、瓷瓶、鼻烟壶、玛瑙盒,大到银两、银锞等货币,应有尽有。
此次特展展出的清代皇帝赏赐的珍贵物品中,有官帽装饰的顶戴、湖绿釉翎管、粉彩瓷翎管,还有清代满族勇士随身携带的火镰荷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一组共20件清乾隆年间的粉彩御制诗花卉纹鼻烟壶,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皇帝赏赐之礼的丰富多样。
除此之外,展览中还有52件“王鸿绪小密折”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密折是康熙皇帝和曾任礼部侍郎王鸿绪之间的往来文书,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窥康熙年间官员秘密上奏的密折制度。这批密折的撰写时间集中于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期间,内容涵盖了官员包庇、受贿、侵吞公帑等机密事件。这些密折不仅揭示了密折制度中的“赏罚有道”,也隐约透露出“天子的礼物”所牵动的复杂社会关系。
本次特展将一直持续到6月8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本文围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开,介绍了展览的主要内容、策展人对“礼”的解读、清代皇帝赏赐的类型和具体展品,还提到了“王鸿绪小密折”所反映的密折制度和社会关系,最后说明了特展的持续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