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县阿瓦提乡库木格勒村的吉力力·阿卜拉一家在“天安门”幕布前拍全家福的温馨场景,接着详细介绍了吉力力个人奋斗历程,包括他早年离开家乡到全国多地闯荡做生意,最后回归家乡,见证家乡在党的政策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了他的幸福与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在新疆和田县阿瓦提乡库木格勒村,有这样温馨的一幕:吉力力·阿卜拉一家齐聚在“天安门”幕布前,共同拍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全家福。
照片中,吉力力稳稳地站在正中间,身旁紧紧挨着大女儿,还有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们围绕在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双手俏皮地比着“耶”,那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可爱,让人看了也不禁心生暖意。
吉力力将手中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眼中满是藏不住的幸福与骄傲,他略带自豪地说道:“这人还不全呢,我有4个女儿、13个孙子孙女、3个重孙子。”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热闹且幸福的大家庭啊。
吉力力的家乡阿瓦提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得仿佛能将一切水分都蒸发殆尽。曾经,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时光回溯到1979年,那时25岁的吉力力,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跟着同乡踏上了前往福建省泉州市的旅程。“在那之前,乡里也有人外出,在国内其他省市售卖干果,我也想试试,就带着葡萄干、红枣出发了。”刚到泉州的时候,语言成了他最大的障碍,交流只能靠双手不停地比划。吉力力回忆道,“我经常抓起一把葡萄干对着太阳,说‘甜得像蜜糖’,然后塞给对方尝一尝。”此后,每年农闲时节,他都会背着沉甸甸的葡萄干、红枣等干果,穿梭于福建、江苏的各大批发市场。一年之中,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他都奔波在疆外,不辞辛劳地为生活打拼着。
记者好奇地问道:“能挣上钱吗?”
吉力力骄傲地回答:“那个时候,羊肉一公斤8元左右,我们每个月能挣1000元左右。”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收入无疑是相当可观的,也让吉力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00年初,吉力力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转战到广州,开始经营烧烤摊。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将烧烤摊的生意经营得越来越红火。福建、江苏、上海、云南、广东……在疆外闯荡的那些年里,吉力力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国17个省份。2017年,63岁的吉力力觉得是时候停下来了,他将广州的生意交给了两个女儿,结束了多年的奔波生活。
有人问道:“现在两个女儿经营一个烧烤摊吗?”
吉力力笑着纠正道:“是烧烤店,一个女儿一个店,每个店每个月能挣1.5万元至2万元。”从他的言语间,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女儿们满满的认可与自豪。
吉力力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更是一位有着33年党龄的党员,他还是村子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吉力力感慨地说:“我小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也很破旧。再看看现在,我们住上了安居房,吃得好、穿得好,孩子们都有活干、能挣上钱。我和老伴有养老金和‘四老’人员生活补贴,家里还有5.8亩地、十几只羊,还有鸡、鸽子。这一切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安定美好的生活。”
如今,吉力力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了。每天,他都会到村委会转一转,跟大家聊聊天。他开心地说:“有的时候村里有什么拿不准的事,还会请教我呢!”
本文通过讲述吉力力·阿卜拉的故事,展现了他个人从贫困乡村走出去闯荡全国,凭借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同时见证家乡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发生巨大变化的历程。体现了个人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共同推动生活改善的积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党的感恩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珍惜。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