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从致命危机到成功救治的奇迹 冬季高发的主动脉夹层,如何化险为夷?

本文围绕主动脉夹层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危害、诱发因素、筛查方法、分型及治疗情况,还通过具体病例展示了“开窗”介入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过程与效果。

主动脉,作为人体最大的动脉,至关重要。然而,主动脉夹层却如同潜藏在身体里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这颗“炸弹”破裂,大量血液会迅速流向胸腔,进而引发低血压、休克,甚至导致猝死,后果不堪设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简称“上海岳阳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在3月19日接受采访时指出,高血压是诱发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帮凶。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胸背部撕裂样疼痛,这便是典型的发病信号。从发病到死亡,可能仅仅只需数小时。此外,寒冷的天气、情绪过于激动等情况,也都可能成为主动脉夹层发病的诱因。陈主任提醒大家,一旦遇到突发迁移性胸背痛的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务必抓住6小时的“黄金救治窗”。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而言,加强血压的监测和管控至关重要。在如厕时,一定要切忌用力过猛,防止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陈主任还表示,像马凡综合征等遗传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主动脉CTA筛查。这里所说的CTA,即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主动脉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当内膜出现破口时,血液就会从破口涌入中膜,导致中膜分离,从而形成夹层。

据了解,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它被形象地称为“血管惊雷”。值得注意的是,冬春季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相较于夏季要高20%。虽然B型夹层的病情相较于A型稍缓一些,但对于高龄且同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死亡率仍然超过50%。不过,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可以进行腔内介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显著优点。

在采访过程中,陈彤宇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84岁的陈老伯(化名)突然出现撕裂样的胸痛,并且大汗淋漓。家人急忙将他送往上海岳阳医院急诊。经过主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陈老伯罹患B型主动脉夹层。他的主动脉血管壁已经出现了5mm的破口,而且撕裂的范围长达20cm,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大出血而失去生命。更为棘手的是,陈老伯同时还患有重症肌无力,这使得手术麻醉的风险急剧增加。

为了让陈老伯能够有更好的预后,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医生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体内“开窗”介入技术为患者“修补”主动脉破口。这种手术的难度更大,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相应的风险也更大。

据介绍,“开窗”技术对定位精度的要求极高,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这对医生的技术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专家们通过穿刺患者双侧股动脉和左侧肱动脉途径建立“轨道”,然后植入主动脉覆膜支架。在隔绝患者主动脉破口的同时,医生在支架侧壁精准地开出直径6mm的“窗口”。这样一来,既封堵了夹层,又完美地保留了患者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在短时间内就拔除了气管插管,这将手术对原本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术后,陈老伯的胸痛症状消失,血压稳定,肢体活动也恢复正常,恢复情况良好。

本文详细介绍了主动脉夹层的危害、诱发因素、筛查方式、分型及治疗手段,通过真实病例展示了先进治疗技术的效果,提醒人们重视主动脉夹层的防治,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和定期筛查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52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