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全球市场资金流向的变化,详细阐述了A股科技主题基金业绩飙升、多只产品限购,而曾经热门的跨境产品却出现降温的现象,并深入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以及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
在全球市场的大舞台上,资金的天平正在发生着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倾斜。一方面,A股科技主题基金的业绩如同火箭般飙升,部分表现优异的产品甚至通过限购来抑制资金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曾经备受投资者追捧的跨境产品却出现了明显的降温信号。据统计,近一个月跨境产品“失血”近156亿元,多只跨境ETF的高溢价迅速收敛,部分此前闭门谢客的跨境产品也重新打开了申购的大门。这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不禁让人发问:为何市场会出现这般巨大的变化呢?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市场基本面加上人工智能新的叙事变化,吸引了更多海外资金的流入。”他进一步指出,海外投资者正在逐步提升对中国市场的仓位。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复苏,消费市场的回暖以及政策的积极推动,行情将会慢慢从科技板块逐步扩散开来。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也向第一财经透露:“就A股市场而言,推动市场上行的逻辑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只不过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市场的节奏。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该分析人士还认为,短期来看,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外部市场会持续存在扰动因素,而内部政策保持宽松积极的态势,投资者情绪可能会从一个持续升温的状态过渡到阶段性平稳的局面。
资金偏好生变
随着AI热点的持续发酵,主投相关赛道的基金产品在年内的业绩继续一路高歌猛进。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20%的主动权益产品已有220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其中有7只产品的年内业绩更是超过了50%。
表现最为突出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其年内回报已经高达80.22%。紧随其后的是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同期表现为71.2%。前海开源嘉鑫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中航趋势领航A、华富科技动能A、前海开源盛鑫A等产品的业绩也十分亮眼,均在53%至68%之间。
从这些业绩居前的产品最新持仓情况来看,重仓方向大多集中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AI等科技赛道。随着这些热门赛道的持续火爆以及绩优产品的业绩不断上涨,多只科技主题基金纷纷发布“限购令”,以抑制资金的快速涌入。
例如,自3月7日起,基金经理王贵重管理的嘉实科技创新混合调整了投资限额,该基金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金额不得超过100万元。在此之前,鹏华碳中和主题、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中欧智能制造等绩优产品也都采取了类似的限购措施。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解释道:“一般这种情况是不想让大资金持续进场。大额资金快进快出容易导致基金规模大起大落,给投资运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可能会摊薄现有投资者的收益。”
记者从渠道人士以及部分市场部人士处了解到,科技主题的基金产品目前热度极高,资金进场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互联网渠道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限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市场降温。从某第三方平台的“加仓风向标”板块中也可以看到,偏股型的产品中,大多也是主攻相关赛道的产品。
与此同时,此前热门的跨境产品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据第一财经统计,目前IOPV溢价率高于3%的跨境ETF产品有7只,较上月同期的33只减少了近八成;全市场仅有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的溢价率仍在10%以上,且上限从33.79%降至16.78%。此外,跟踪纳指、标普500等指数的产品的高溢价数值也有明显回落。
随着产品热度的逐渐退潮,QDII产品的“拥挤度”也有所宽松,部分产品陆续放开了直销和代销渠道的申购申请。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相较上月同期,最少有20只QDII产品将“闭门谢客”调整为大额限购状态。
例如,3月10日,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QDII)恢复了代销渠道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并于同日起限制代销渠道的大额申购、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购额度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事实上,从资金流向的变化来看,QDII产品近来出现了一定的赎回情况,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在已有数据的QDII产品中,近一个月来有155.62亿元从中净流出。
A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孟磊分析称:“过去几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美国市场表现可能比较好,有很多资金回流到了发达市场,再加上强美元的背景之下,投资新兴市场的股票面临汇率风险,但这样的趋势在今年发生了明显的逆转。”他指出,美元指数因为贸易纠纷、摩擦等一些原因,出现了回调,使新兴市场股票出现了一定的喘息机会。
孟磊进一步表示,新兴市场当中只有中国股市拥有高质量、开源的大模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海外投资者配置的角度来说,自然会对中国股市产生比较大的兴趣。此外,截至去年底,外资对中国的配置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有明显的加仓空间。
“从大致能观测到的情况来看,海外各类型的投资者,或主动、或被动,都开始加大提升对中国的仓位,预示着有更多资金流入。这也对整体股票市场的估值,尤其是科技板块的估值形成正面的助推作用。”孟磊说,人工智能已经带来了估值上的正面效应,而且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地推升估值,以及吸引投资者(无论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还是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关注。
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告诉第一财经:“海外市场方面,宏观交易难度加大,短期内难以找到稳定的主线。”他指出,美国今年经济的波折性明显加强,甚至可能会时不时出现交易衰退的情况,这也催生了今年美股以及美元定价资产的投资策略,即逢低买入,但买入时点可能需要看时间驱动以及美国经济什么时候重新走好。
在汪立看来,科技仍是A股市场全年交易的核心。他分析称,预计市场整体盈利增速平稳上行,指数整体缓慢回升,但弹性相对有限,主题可能轮番上涨,产业轮动可能是全年市场弹性的主要来源,行情或类似于2013年、2019年。
“短期来看,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上旬,顺周期有一定的补涨可能性,弹性可能比TMT整体更大。”汪立说,从以往行情来看,在TMT行情来到中后段之后,往往会产生顺周期资产的补涨行情;从当前的高频数据看,本轮顺周期资产的盈利相对较强,后续补涨的逻辑或较为顺畅。同时,由于当前政策对市场仍有较强的支撑力度,TMT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内再创新高也有一定难度。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也有类似观点。该团队对第一财经表示,对A股中期表现保持乐观,外部风险阶段性扰动或不改中长期整体趋势。短期科技成长板块或仍是重要主线,前期TMT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可能加大波动,逢低可积极关注。
该团队分析称,随着DeepSeek的突破改变叙事,AI产业持续突破不断给市场带来新的催化,市场环境和投资者情绪明显改善,市场风险溢价或仍有下降空间。海外方面,特朗普政策扰动边际减弱,后续外部事件性因素可能带来阶段性扰动,但不改A股市场整体趋势。
本文围绕全球市场资金流向的变化展开,详细阐述了A股科技主题基金与跨境产品一热一冷的现状,深入剖析了资金偏好转变的原因以及A股市场吸引力提升的因素。整体来看,A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因基本面、人工智能等因素吸引了更多资金,而海外市场交易难度加大,资金流向出现了明显的调整。未来A股市场有望在科技板块的带动下继续发展,同时顺周期资产也存在补涨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