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丽水市水利局印发的《瓯江古堰保护与发展规划》展开,介绍了该规划的印发时间、所涉及的古堰群情况、规划目标、具体措施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在3月27日这一天,丽水市水利局正式对外印发了《瓯江古堰保护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丽水全市古堰群的保护工作从此迈入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全新阶段,就如同为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文化动能。
瓯江古堰群堪称浙西南水利文明的璀璨瑰宝。像通济堰、好溪堰、广济堰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始建于唐宋时期,在悠悠千年的风雨洗礼中,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生态调节等重要的综合功能。此次《规划》将目光聚焦于全市域内瓯江主支流上那些仍正常发挥功能的16处代表性古堰,其中包括通济堰、好溪堰、白龙堰、芳溪堰等。这些古堰涵盖了堰体、渠系、碑刻、榜文等丰富的设施,总规划面积达到了11.05平方千米。
此次《规划》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以“全面保护、永续利用”为指引。值得一提的是,它首次创新性地提出构建“一江引领,堰群联动”的空间布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通过科学研究、法制保障、技术支撑等多元化的手段,系统地整合了古堰群保护修复、展示展览、参观旅游、业态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科学地构建起丽水水生态布局。丽水市水利局规建处处长罗俊表示:“古堰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它更是承载着浙西南农耕文明和治水智慧的文化符号。此次《规划》的出台,就是要让那些沉睡已久的古堰‘活起来’,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够真切感受到瓯江独特的山水灵气。”
《规划》还着重强调了“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法制保障和科技手段,重点对堰体结构、渠系网络和历史碑刻进行修复。另一方面,结合文旅融合、研学教育等新兴业态,开发出古堰文化展览、水工技术体验、生态观光线路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进一步打造“水利遗产 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丽水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我们还会将古堰保护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生态治理进行深度融合,赋予瓯江古堰水利遗产全新的内涵和气象。”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实施,瓯江古堰群将在守护与创新中续写新的传奇,一幅历史厚重、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的“丽水古堰风景线”正在徐徐展开。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水利局印发《瓯江古堰保护与发展规划》,阐述了瓯江古堰群的历史与现状,说明了规划以“全面保护、永续利用”为目标,提出“一江引领,堰群联动”布局,强调“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并重”,并将古堰保护与多项工作深度融合,该规划将推动瓯江古堰群在守护与创新中发展,打造“丽水古堰风景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