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春景新,民生福祉步步高

在春天里河北各地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的情况,涵盖就业、家政、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养老托育以及特殊群体关爱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河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努力与成效。

当春风轻柔地拂过燕赵大地,整个河北都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笼罩。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民生福祉的显著提升,如同温暖的阳光,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温暖与新的希望。

河北始终将百姓的忧虑放在心头,把百姓的期盼付诸行动。近年来,河北用心、用情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积极解决群众生活中那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力求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加广泛、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位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如今,一张张精心规划的“民生清单”,正逐步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一个个饱含百姓期盼的民生项目,化作了温暖人心的幸福图景。一幅幅生动的民生改善画卷,在燕赵大地缓缓展开,稳稳托举起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春天里,“春风行动”宛如一场及时雨,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2月13日,衡水市冀州区的求职者李立舜参加了当地举办的2025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众多的招聘企业中,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实力,与一家物流公司顺利签约,开启了自己新的职业旅程。

从1月中旬到3月中旬,全省各地都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这场活动旨在帮助那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鼓励他们返乡入乡创业。到2月中旬,全省已经组织了“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多达437场,发布就业岗位20.47万个,成功促进就业4.73万人次。

与此同时,“河北福嫂”再次踏上征程,续写就业的新篇章。

2月26日,30名大城籍“河北福嫂”满怀憧憬地奔赴北京,开启了她们新的就业之路。

自2022年以来,河北已经连续四年将“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工作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通过这一举措,带动了更多妇女实现稳定就业。

“河北福嫂”的品牌在京津地区声名远扬。截至2024年,河北已经向京津输送“河北福嫂”11.45万人,在京津家政市场的占比分别提高到30.45%、15.4%。

河北不仅注重单个品牌的打造,还通过培树特色劳务品牌,带动了一片就业市场。“河北福嫂”“张北司炉工”“燕达医养师”……全省已经培树特色劳务品牌257个,累计带动就业1000万人次,这些特色劳务品牌成为了河北省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

就业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河北省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其列为民生实事的头号工程。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得到了持续筑牢,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去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

春天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居住体验。

今年,沧州计划投资6.5亿元,对88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将拥有完善的设施、宜人的环境和有序的管理,为2万余个家庭打造美好的家园。

“民以居为安”,住房问题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河北省持续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4年,全省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562个。完成了827个老旧小区改造,帮助11.4万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建成棚改安置房9.01万套,开工城中村改造安置房12628套。

石家庄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石家庄、唐山、沧州、衡水、雄安新区入选国家首批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此外,河北省还谋划实施项目2342个,积极推进燕赵宜居县城建设。

在医疗方面,春天里,百姓的“医靠”变得更加坚实。

1月11日,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与本地专家共同开展了一场病例分享和专题授课活动。他们还为多名疑难病患者提供了专业的诊疗方案,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河北不断深化与京津医疗卫生的协同合作。目前,共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户河北。京津冀医联体总数增至115个,实现了设区市全覆盖。三地91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检验结果互认、686家医疗机构实现50项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这一系列举措推动河北医疗水平不断向“京津标准”看齐。

对于“一老一小”的关怀,在这个春天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龙凤园公寓东底商的婴幼儿成长驿站正式投入使用。这个驿站为0至3岁婴幼儿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婴幼儿健康成长管理服务,让家长们更加放心。

经过适老化改造,卢龙县蛤泊镇后西街村行动不便的李桂民老人的家里增添了沐浴椅、多功能拐杖,还铺设了防滑垫。这些贴心的改造让老人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这不仅关乎民生,更连着民心。近年来,河北省扎实做好“一老一小”民生保障工作,让群众的“幸福刻度”变得可触可感。

2024年,全省对4016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4660人。全省新增普惠托位5414个,累计完成1165.16万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51所。

春天里,特殊群体也得到了更多的关爱。

3.48万名“爱心爸妈”与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结成帮扶对子,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灵上的慰藉。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中,一大批团员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和爱心人士纷纷走到特殊儿童身边,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河北省聚焦困难群众、残疾人、妇女等群体的特殊需求,精准实施民生工程,织牢社会保障网。对全省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实施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30.37万人次……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百姓的幸福加码,为生活增添温暖。

发展的脚步不断向前,民生的温度持续提升。

河北将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初心融入发展的每一个细节,用温暖点亮万家灯火。未来,河北将继续努力,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本文围绕河北在春天里推进的各项民生工程展开,包括就业促进、家政品牌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协同、“一老一小”保障以及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河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体现了其坚持在发展中提升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理念和行动。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83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