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双成药业历时半年的跨界并购事件,详细介绍了并购终止的情况、重组历程、股价走势以及公司和重组标的存在的业绩问题,揭示了此次并购失败对公司及投资者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历时半年之久的双成药业跨界并购大戏,于昨夜正式宣告落下帷幕。
3月10日晚间,双成药业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奥拉股份100%股份这一重大事项。
关于终止此次交易的原因,双成药业在公告中给出了明确说明。此次交易由于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在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方面,经过多轮磋商谈判,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故而只能终止。同时,公司承诺在未来一个月内,将不再筹划重大重组事项。
消息一经公布,在投资者群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投资者在股吧里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称“今天进来的爽歪歪了要吃板了”,还有人感慨“今晚注定无眠”,足见此次事件在投资者心中的影响力。
重组折戟:半年努力付之东流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这次重组的起点。2024年8月,双成药业发布了停牌公告,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具体方案是,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奥拉投资、WinAiming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所持有的奥拉股份100%股份,并且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此后,公司股票一直处于停牌状态,直至当年9月10日。这一天,公司发布了交易预案,不过具体的交易价格尚未确定,而用于收购而发行股份的价格定为3.86元/股。
2024年11月9日,双成药业再次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及风险提示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2024年度公司不能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正,并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然而,仅仅过了6个月的时间,双成药业就宣布终止此次重组。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各交易对方取得标的公司股权的时间和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的预期各不相同。尽管公司与交易对方进行了多轮艰苦的磋商谈判,但最终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仍未能就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鉴于此,公司无奈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同时,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停牌前放量大涨:股价过山车式波动
自重组消息公布后,双成药业的股价就如同坐上了过山车,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走势。
2024年9月11日复牌后,市场对这次重组的反应十分强烈。在9月11日 - 10月22日期间,双成药业的股价犹如火箭般飙升,录得21个涨停板。股价从最初的5.22元/股一路狂飙至40.98元/股,区间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685%。然而,狂欢过后,股价却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态势,到今年1月末,股价已经跌至13.07元/股。
3月11日,双成药业开盘即跌停,封单金额超过2亿元。此时,股价较峰值已经跌超66%,市值蒸发超过百亿元,这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双成药业自身的业绩状况也不容乐观。2016 - 2023年,公司连续8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达7.23亿元。在此期间,年营业收入始终维持在3亿元上下,公司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除了双成药业,重组标的奥拉股份同样问题重重。尽管奥拉股份在2024年1 - 7月实现了3.07亿元的净利润,但这种盈利主要依赖于一次性IP授权交易,其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奥拉股份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别亏损10.96亿元、8.56亿元、9.62亿元,业绩波动极为剧烈。
此外,双成药业预计2024净利润亏损5500万 - 8000万元,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4亿元至1.8亿元,净利润亏损且年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最新的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本文详细阐述了双成药业历时半年的跨界并购终止事件,包括终止原因、重组历程、股价走势以及公司和重组标的的业绩问题。此次并购失败,不仅让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也暴露出公司自身经营以及重组标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公司还面临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困境,未来发展充满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