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三部门部长的发言内容。阐述了环境改善成果、水利工作重点以及粮食安全相关情况等。
在3月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的部长纷纷亮相。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展示了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滤膜,左边2015年的滤膜因吸收大量PM2.5呈灰黑色,右边去年的滤膜则为灰白色。2015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达80.6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有46天,而2024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仅1天,浓度降幅达62%,蓝天已经成为北京天空的常态。不仅如此,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近两年连续超3亿千瓦,截至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56%,发电量占总量的35%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占比超40%。生态环境部不断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碳市场配额交易规模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使火电燃煤发电领域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8.78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降碳成本350亿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黄润秋表示坚决反对各类简单粗放、“一刀切”式的环保治理,反对脱离实际、层层加码的环保整改以及弄虚作假、走过场的环保“形式主义”,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倒逼作用,构建高水平保护体系,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提到,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水利方面要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地上地下,强化河湖长制,推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保障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同时,我国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发,虽然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在逐步提升,但灾害多发重发态势未改,保障防洪安全不可懈怠,水利部将持续做好江河湖泊治理,推进国家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透露,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增产221.8亿斤,这是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后的成果。他强调,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必须靠自己,绝不能放松警惕。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现代科技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而且我国已形成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支持粮食生产为主,包括补贴、价格、保险、信贷政策,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部分政策也需动态优化。
本文总结了在全国两会期间,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部长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的发言重点。生态环境部展示环境改善成果并阐述环保工作方向,水利部强调水利工作在多方面的协同推进及防洪安全的重要性,农业农村部则介绍了粮食产量成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相关政策情况。这些内容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水利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