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上线消费市场升温,两会前民众对促消费举措的期待

消费市场现状展开,通过两会前夕的一项调查结果,展现民众对促进消费举措的期望,包括消费券发放、提高收入、稳定物价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一些消费者在“国补”政策下的消费实例以及其他消费相关的情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志伟报道,如今消费市场愈发火热,电子产品“国补”上线,国潮产品不断“出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消费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那么,民众都期待哪些促进消费的有力举措呢?全国两会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开展了一项有2007人参与的两会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54.8%的受访者希望继续实施并优化消费券发放政策以及“以旧换新”等补贴措施;49.5%的受访者期待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信心和能力;46.8%的受访者希望稳定物价,提升居民实际购买力。

“国补”上线消费市场升温,两会前民众对促消费举措的期待

在杭州工作的张琦(化名)前段时间趁着“国补”上线更换了新手机。他说:“原价将近5000元的手机,国家补贴500元,商家又优惠了几百元,最后到手省了近1000元,特别划算。”在南京的90后李峰也发现身边不少同事换了新手机,他提到:“手机作为刚需,如果加大补贴优惠的力度,肯定会吸引很多人购买。”李峰还注意到,除了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少家用电器、厨房用具也参与补贴,“去年我在线上平台买了微波炉、炒锅等厨房用具,补贴完都能便宜一些。”

在3月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截至3月5日,超940万消费者购买了12大类的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1200万台,已有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并且将手机、平板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这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

在北京工作的陈泽轩有着“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理念,他去年和女朋友游玩了长沙、洛阳等地。他觉得现在各地的特色越来越明显,有的地方主打美食,有的主打非遗体验等文化活动,有的则靠自然景观吸引游客。他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打造更具特色的旅游场景,让大家能沉浸式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此外,受访者期待的促进消费的建议还有: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稳定性(44.0%);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9.0%);物流提速,缩短快递在途时间(35.7%);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减少后顾之忧(35.1%);加强市场监管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2.7%);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27.0%);举办更多促消费活动,如消费季、购物节等(26.1%);建设市内免税店,发展首发经济和免税经济(17.4%);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消费便利性(14.0%)。

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7.5%,90后占53.4%,80后占24.9%,70后占3.5%,60后占0.7%。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6.4%,二线城市的占34.6%,三四线城市的占24.2%,县城或城镇的占3.8%,农村的占1.0%。

本文总结了消费市场在“国补”上线等因素下的火热现状,重点阐述了两会前夕一项调查中民众对促进消费举措的期望,涵盖补贴政策、收入提升、物价稳定等多方面,还列举了一些消费实例,并提及了不同年龄段和地区的受访者情况。这些内容反映出民众对消费市场的关注以及对促进消费的多元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120.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