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包括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体系、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等,目标是力争全年吸引40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其中市外来渝青年6万人以上,同时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帮扶就业率也提出了要求,还阐述了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各个体系方面的具体举措等相关内容。
新重庆 - 重庆日报传来消息,近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这一《方案》明确指出,将凭借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体系、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求职招聘服务体系、完善困难帮扶援助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以及创新就业考核评价体系这六大重点任务,努力在全年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的人数达到40万以上,其中,来自市外的留渝青年要达到6万以上,从而助力青年群体在重庆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方案》提出,到2025届高校毕业生离校之前(8月31日之前),其毕业去向落实率不得低于75%,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年底的帮扶就业率不得低于90%,以此来确保全市青年群体的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重庆将会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体系。具体而言,会建立就业岗位归集发布机制,按照月份更新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的用工需求清单;同时也会建立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供给清单,向行业主管部门、各个区县公布2025届市内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各专业供给清单、市外高校重庆籍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清单等,以此来引导区县和企业进行人才招聘。
除此之外,重庆还会实施青年群体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加大对急需紧缺、新职业培训的力度,构建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联合体等平台,在全年计划开展青年技能培训达3万人次。
在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方面,重庆将开展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行动计划,安排大学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实习,到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企业进行实训,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完善见习基地管理和岗位动态发布制度,依据产业用工需求,全年募集见习岗位的数量要达到10万个以上;升级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提供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加大金融支持创业的力度,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贷款13亿元;组织开展创业项目展示、创业导师面对面、企业导师高校行等活动1000场次以上,组织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次以上,从而提升青年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方案》规定要健全求职招聘服务体系,明确全市将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岗位约1.6万个,市属国企和区县属国企等提供岗位1万个以上,拓展基层就业服务岗位并提供1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同时,针对就业困难的专业,重庆将频繁开展线下专场招聘活动,鼓励并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各个区县接力举办对接服务活动30场次以上,市级部门前往四川、北京、陕西、山东等重庆户籍毕业生较多的省市开展校外招引活动30场以上。
《方案》还着重提到,要完善困难帮扶援助体系,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帮扶对象,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宏志助航”培训计划,开展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信息、优先给予职业指导、优先组织培训见习,对于那些确实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就业的人员,优先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
新重庆 - 重庆日报记者 黄乔 实习生 马厚雪
本文总结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如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体系等;明确的吸引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的人数目标;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帮扶就业率的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各个体系方面如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求职招聘服务体系、困难帮扶援助体系等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助力青年群体在重庆扎根发展,稳定全市青年群体的就业形势。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