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董事长邵长金在两会期间的建言内容。包括对菌草纤维产业发展的建议,如加大菌草种植推广、培育新质生产力等,还阐述了菌草在生态治理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此外,也提及了他对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出口的建议,像提高出口退税率、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优化出口监管措施等。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董事长邵长金在两会期间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菌草这种植物有着诸多优势,据邵长金介绍,菌草具有多重生态功能,一次种植能够连续收获15年以上,种植效益甚至超过棉花。而且菌草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无论是荒地、沙地,还是矿尾废弃土地等环境都可以种植。在防风固沙、土壤改良、水土保持以及固碳降碳方面,菌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邵长金建议要加快菌草纤维产业的发展。
新乡化纤在行业内表现卓越。最近,河南省科技厅发布的《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名单(2025 - 2027年)》中,新乡化纤成功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自成立65年来,新乡化纤一直专注于纺织用纤维制造领域。目前,其再生纤维素长丝年产能可达15万吨,氨纶年产能达到21万吨,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新乡化纤对菌草绿色纺织技术及综合利用进行了首创性研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下,利用菌草制浆进而生产菌草纤维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且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然而,菌草纤维产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菌草纤维原料短缺、菌草纤维科技创新力度不足以及菌草全生态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等。针对菌草纤维高值化利用,邵长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是加大菌草种植推广力度;其次要培育菌草纤维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再者要加快菌草固碳产品开发;最后要制定专项扶植政策。
菌草在生态治理方面堪称先锋植物。它耐寒、耐旱、耐盐碱,能够有效改善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盐碱土地等生态问题。我国现有盐碱地约15亿亩,邵长金建议把生态修复和菌草种植相结合,在“三北工程”等国家重大修复工程中推广菌草种植。而且菌草植株高大,最高能达到8 - 10米,其固碳储碳能力十分突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菌草纳入碳汇将成为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的新支点。他还建议由相关纺织企业牵头,联合林业高校成立重点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加强菌草全生命周期的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进程。
在本次两会期间,邵长金还对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出口提出了建议。2023年我国高性能纤维产量约17.6万吨,较2022年增长约36.4%,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产量继续保持万吨级。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国产高性能纤维出口3万吨,同比增长14.4%。尽管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国内市场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邵长金表示,未来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下游应用企业协作,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国产材料应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他建议将碳纤维及制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品、芳纶及制品和玄武岩纤维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水平。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研究制订“十五五”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发展路径,防止产业同质化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他还建议有关部门持续优化完善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出口监管措施。一是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据行业发展实际情况,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开展行业调研和沟通,根据政策执行和行业发展状况,对相关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出口管制措施进行动态调整,研究将T700级以下及大丝束碳纤维移出管控清单,从而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出口许可管理部门和产品范围,优化管理流程,避免多部门审批,采用验厂的方式,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和产品,实施更为简便的审批程序。
本文总结了全国人大代表邵长金在两会期间提出的两方面建议。一方面是关于菌草纤维产业发展,包括菌草的优势、当前菌草纤维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建议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出口,涵盖了我国高性能纤维的产量、出口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巩固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出口监管措施等多方面的建议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