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凭什么赢得中国一汽青睐? 中国一汽牵手零跑: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深度合作

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事件。先介绍了二者合作的两个维度,接着探讨了零跑汽车虽没有“蔚小理”那样的优势却被中国一汽看中的原因,包括零跑在全域自研、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突出能力,以及零跑汽车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最后阐述了双方合作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展望等内容。

继世界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集团之后,中国的“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汽也将目光投向了零跑汽车。3月3日,在中国长春,这两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一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双方会在研发领域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携手开展新能源乘用车的联合开发,并且在零部件方面展开合作,借助技术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双方还将深入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全产业链资源的协同发展。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便惊艳了众人。零跑汽车并没有像“蔚小理”那样的互联网基因优势,其掌舵者朱江明也并非自带流量的营销达人。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零跑一直埋头苦干,默默发展,不断给市场带来惊喜。也许,这正是Stellantis集团和中国一汽看中零跑的地方:低调务实、脚踏实地。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为Stellantis集团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也为零跑开辟了独特的轻资产出海路径。如今,零跑与中国一汽合作,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并不十分引人注目。它既没有耀眼的互联网背景,也不是最早量产车型的车企。在国内新势力崛起的初期,零跑甚至有些默默无闻。然而,或许正是这种低调的姿态,使得零跑在工程师朱江明的带领下,能够耐得住寂寞,在创业前期避开外界的喧嚣,潜心钻研新能源技术,从而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比其他企业更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与稳重、踏实的中国一汽不谋而合。在中国众多新势力品牌里,中国一汽看中的正是零跑汽车在全域自研、成本控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卓越能力。零跑自2015年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全域自研。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智能化系统等整车核心零部件,都是零跑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其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高达65%。零跑还率先在业界推出八合一电驱、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推出“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等先进的智能电动技术。零跑之所以能够做到全域自研,是因为其团队稳定、方向精准、效率极高。自创立以来,零跑全域自研六大核心技术模块的带头人从未发生变动。而且,依靠原有的技术积累,零跑在技术方向和企业发展方向的把握上从未出现偏差,不仅实现了高研发费效比,还打造出了行业内极为高效敏捷的智能电动技术研发团队。在成本控制方面,零跑汽车也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基于全域自研理念,零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它通过平台化运作(例如C系列SUV家族都基于LEAP3.0架构打造)和精细化管理,将零部件通用率提升到了88%。此外,零跑还与佛吉亚等供应商合作建厂,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所以,零跑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行业头部车企。除了“三电”系统,零跑汽车还对各种高附加值零部件进行自研自造。这种做法有望让零跑像丰田一样,通过垂直整合和模块化设计来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益于这些优势,零跑汽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终端市场上,零跑汽车的C系列SUV家族表现出色,月均销量约万台,在15 - 20万价格区间内极具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沉淀,零跑汽车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销量爆发式增长,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黑马。2024年,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近30万辆新车,同比增长超100%,超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在新势力车企年度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三。这一成绩表明零跑汽车已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也让外界看到了它的真正实力,更让中国一汽认识到了零跑的价值。在C系列成功的基础上,零跑汽车将于2025年推出全新B系列,延续C系列的策略,用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深入挖掘15万以内的市场。零跑认为,聚焦一个价格带的客户和产品配置,才能真正把这个价格带做透。通过这种方式,零跑已经在15 - 20万价格区间取得成功,现在正计划在10 - 15万价格区间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在大众化市场的影响力。一边是中国一汽这个汽车行业的元老,一边是新势力中的黑马零跑汽车,这样一个看似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组合诞生了。他们合作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成为了外界热议的话题。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确定的合作内容是: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以技术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中国一汽而言,这次合作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引入具有前沿技术实力和强大品牌知名度的战略伙伴,从而加速自身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转型发展,搭上时代的快车。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意义同样非凡。在品牌方面,继2023年得到Stellantis集团认可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又获得中国一汽的认可,这对外传达出一个积极信号: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跑汽车已经领先一步;在发展战略方面,与中国一汽的合作初步验证了零跑汽车依靠整车制造与tier1业务“双轮驱动”的可能性,提升了零跑汽车在行业中的地位。曾经有人认为,零跑汽车可以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在保持整车业务竞争力的同时,向Tier1供应商角色拓展。实际上,这也是零跑汽车对自身未来的定位,是在成为新能源头部车企之后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如今,零跑汽车已经具备这样的实力,在电池研发、电驱系统打造、汽车电子设计以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关键领域,都展现出可以独立拆分并作为tier1供应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为零跑在零部件供应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还反向赋能整车业务。随着整车产品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零跑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想象空间不断扩大。以前,零跑汽车的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自身产品。但作为初创企业,尽管零跑汽车的年销售规模已经达到30万量级,但在整个汽车行业中还不算大,相比之下,中国一汽的年销售规模达到320万辆,是零跑的10倍多。现在,通过与中国一汽的战略合作,零跑汽车实现了技术成果从内部应用到外部合作的重大转变。这不仅意味着零跑汽车技术能力的规模化外溢,让零跑自研的技术架构、高附加值零部件有了更高能效的应用场景,而且还能借助中国一汽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实现规模的几何级增长。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之前有Stellantis集团,现在有中国一汽,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大的车企巨头与零跑汽车合作。当零跑汽车的技术合作规模突破临界点后,可能会迎来商业模式的质变升级。到那时,零跑汽车的企业价值逻辑将从车企的“销量×单车利润”转变为科技公司的“科技生态价值”。零跑汽车积累的中央电子电气架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核心技术能力,将转化为持续的技术合作收入。一旦完成这种转型,零跑汽车有望从汽车制造赛道跃迁至更具想象空间的出行科技赛道,企业价值将呈指数级增长,未来发展空间不可限量。此外,零跑汽车与中国一汽的这次合作,和华为赋能车企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区别。传统车企与华为合作,如果合作深入,往往需要让渡品牌主导权;而零跑汽车提供的技术合作模式,既能保留传统车企的品牌主体性,又能快速弥补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短板,因此被视为除华为之外传统车企的又一优质选择。零跑汽车和中国一汽,都是国内汽车行业中默默钻研技术、踏实肯干的代表。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他们的合作是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相互协作的一小步,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践行“在一起”方针的一大步,他们的“联姻”将成为行业佳话,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总结了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的战略合作事件。阐述了零跑汽车在全域自研、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使其获得中国一汽青睐的原因,回顾了零跑汽车的发展成绩,详细分析了双方合作对彼此的意义,包括中国一汽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加速以及零跑汽车在品牌和发展战略上的提升,还探讨了零跑汽车未来商业模式可能的转变以及此次合作与华为赋能车企模式的区别等内容,展现了双方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001.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