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24:医疗服务飞跃,多维度发展谱新篇 2024民大附院:服务升级、合力建设与学科突破的奋进之路

2024年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基层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介绍了医院在两地党委政府支持下的建设情况,以及与中山大学合作在学科建设上的突破,还提及了提升西藏基层医生能力的举措。

在2024年,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民大附院)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医疗服务成绩斐然。数据显示,这一年民大附院门急诊量服务量同比增长约20%,手术服务量提升超过50%,其中微创手术数量更是大幅提升102%。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民大附院在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显著的提升。

回首2024年,民大附院始终紧紧围绕创建“三甲”医院这一核心目标,不断探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学校的医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走出了一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服务群众是宗旨

卫生健康工作向来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它不仅关乎着百姓的身体健康,更是改善民生、保障健康、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民大附院始终将服务群众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宗旨。

来自陕西咸阳的70岁李大爷,因剧烈腹痛来到民大附院普外科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被确诊为腹股沟嵌顿疝伴肠坏死穿孔。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心肺功能减退,且伴有糖尿病、房颤、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大。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民大附院副院长何小文作为本次手术的主刀医生,立即组织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医生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最终为患者实施了开腹探查手术。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民大附院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的举措,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了陕西和西藏两地百姓的医疗服务质量。

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民大附院院长张良明表示:“民大附院作为西藏的北方医院,在坚守为西藏培养更多医学人才职责的同时,守护陕西、西藏两地百姓健康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力建设是保障

民大附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指导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在西藏、陕西两省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医院新综合大楼全面投入使用。

新大楼全院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项目总投资2.4亿元,其中1亿元为陕西省的援藏资金。随着新大楼的投入使用,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医院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学科布局,优化了就医流程,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同时,还开通了全程医疗救治的绿色通道,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医院还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

学科建设是关键

中山大学作为民大附院的对口支援单位,积极协助民大附院加强学科建设和运营管理。双方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服务模式,致力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实现医、教、研、管、服的协同发展。

在民大附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戎利民表示:“两个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山三院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高原特色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2024年,高原微创脊柱外科临床研究中心、骨与关节疾病微创与数字智能临床诊疗技术培训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助力民大附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民大附院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脊柱微创技术为特色,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医院创建了两个中心,还积极申报消化病中心和老年科等五个科室为市级重点专科。逐步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完善学科布局,开展了多项外科新技术,填补了院内学科技术空白。

基层医疗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将学科建设成果运用于医疗服务,是作为西藏第一所医学教育基地的民大附院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提升西藏基层医生对农牧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能力、早期识别危急重症及处理能力,西藏基层医生知识更新培训班在陕西咸阳成功举办。

来自山南市乃东区亚堆乡卫生院的罗松郎加表示:“每一个授课专题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回到岗位后,我要把新的理念和技术传授给更多同事,提高基层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

本文全面介绍了2024年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服务、医院建设、学科发展以及基层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医院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在两地党委政府支持和中山大学对口支援下,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通过学科建设和基层医疗培训等举措,为陕藏两地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社会责任感。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44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