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观点与东莞的相关举措。东莞作为超大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高且年龄较轻,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东莞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在保障性租赁住房、老旧小区改造、自建房安全整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还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元化需求。
“每一位市民都能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也是政府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这样说道。东莞属于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的一员,这里常住人口多达超千万人呢。其中,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七成,而且平均年龄仅仅只有33岁。面对这样特殊的人口结构状况,东莞凭借一项项“一砖一瓦”的民生工程,努力构建起老百姓的安居梦想。
吕成蹊代表介绍说,东莞是广东省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城市之一,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已经累计筹集并建设了8.7万套。与此同时,东莞还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购房意愿线上登记制度,建立起房源轮候库,到现在已经累计收集到超过1.87万户家庭的购房需求了呢。
对于保障性住房工作,吕成蹊代表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不仅仅要计算经济方面的账目,更要考量民生方面的账目。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原则,构建起一个与人口结构、产业布局相协调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目前,东莞已经着重围绕现代化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的周边,集中配套建设了一批保障房。这就为广大的产业工人提供了居住的便利,他们能够就近入住,不用担心通勤的问题啦。
在老旧小区改造这个难题上,吕成蹊代表也给出了东莞的解决方案。东莞选择以南城、莞城等地作为试点,将老旧小区周边配套的道路、街区等基础设施提升的工作一并纳入到改造的范围之内,全方位地补齐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停车、出行等各种设施方面的短板。自从2021年开始,整个东莞市已经完成了12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这可是惠及了2.58万户居民呢。
吕成蹊代表还提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东莞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百千万工程”等工作,通过强化自建房安全整治,已经完成了130.4万栋房屋的隐患排查工作,还有1.24万栋危房的整治销号工作也已经顺利完成了。并且,新建绿色建筑所占的比例已经接近96%了。
当谈到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多元化需求的时候,吕成蹊代表表示,在未来将会进一步严格把控好房屋的质量关、安全关以及绿色关,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的标准,优化物业服务,从而打造出更多让群众居住起来更加舒心、更加安心的优质房子和小区。(经济日报记者 张 倩)
本文总结了东莞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诸多努力和成果。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与购房需求收集,到围绕产业布局建设保障房,再到老旧小区改造、自建房安全整治以及着眼于未来满足住房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展现了东莞在解决住房问题、提升居民居住体验方面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