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官宣:钢铁、水泥、铝冶炼纳入碳市场管理

本文围绕中国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即将纳入碳市场管理展开,介绍了这一举措的意义、碳市场发展现状、扩围准备工作、推进阶段、配额分配方式以及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培训宣传等相关内容。

在中国的环保和产业发展领域,有一个重磅消息传来——中国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个行业即将被纳入碳市场管理体系。

在生态环境部于今日(26 日)上午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向记者透露了这一重要信息。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碳排放的大户,每年的排放量大约达到 3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将这三个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其意义非凡。一方面,这有助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能够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进而推动这三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碳市场作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气候治理政策工具,早已展现出其重要作用。早在 2021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就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经过近四年的发展,这个市场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发电行业在碳市场的推动下,绿色低碳转型效果逐渐显现。全口径电力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了 8.78%,减排成本降低了大约 350 亿元。这一系列的数据充分证明了碳市场在促进节能减排和行业转型方面的有效性。

裴晓菲介绍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为了碳市场的扩围做了大量细致且扎实的准备工作。开展了包括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在内的高排放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核查工作。并且先后发布了 6 项技术规范,其中就涵盖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同时,还对碳市场管理平台、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能力建设培训。这些工作为碳市场扩围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扩围的各项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

对于后续的推进计划,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思路,分两个阶段稳妥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其中,2024 - 2026 年度是启动实施阶段,2027 年度以后则是深化完善阶段。

对于三个行业比较关心的配额分配问题,裴晓菲也给出了详细的介绍。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采用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来分配配额。在 2024 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到 2025 和 2026 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要实现盈亏平衡,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2027 年以后,将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并逐步适度收紧,以此推动三个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近期,生态环境部还将组织三个行业的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要求,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压实相关主体责任,实施“国家 - 省 - 市”三级联审,开展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考虑到这项工作的专业性,我们将加强对企业、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技术服务机构的专题培训,实现新纳入企业培训全覆盖。”裴晓菲强调。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将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企业和社会关切,依法依规推动市场参与主体公开排放、履约、交易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为碳市场建设运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文介绍了中国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即将纳入碳市场管理的消息,阐述了此举对实现双碳目标和行业发展的意义,回顾了碳市场发展现状,说明了扩围准备工作、推进阶段、配额分配方式以及后续的数据管理、培训宣传等工作安排,彰显了我国通过碳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和行业绿色转型的决心与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231.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