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当日快速处理纠纷的背后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创新治理模式,快速化解矛盾

安徽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仅7小时后,就快速调解好一起租车纠纷的事件,同时阐述了该综治中心成立的目的,包括实现矛盾治理的“三个转变”,以及其创新的工作机制和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治理”等内容,体现了该中心在汽车市场综合治理方面的积极意义。

“太感谢了,这么快就调解好我的租车纠纷。”2月28日下午3时许,安徽首家汽车综治中心——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仅仅7个小时之后,消费者吴兵(化名)就与租车公司负责人握手言和了,而这个时候距离他投诉才过去了6个小时。

“上午9点,中心挂牌刚1个小时就接到了消费者的反映情况,于是马上启动‘调解 + 执法’联动机制,辖区派出所的民警第一时间介入进行调查取证,驻点律师也同步协同开展纠纷的调处工作,通过法理分析和权益协商,迅速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中心一位负责调解工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吴兵表示:“上午我正好打算去处理这件事,正好看到中心挂牌,就想着现场求助。”他也没想到综治中心处理纠纷会这么迅速。

合肥包河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当日快速处理纠纷的背后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创新治理模式,快速化解矛盾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人民网 陶伟摄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位于包河国际汽车城。作为合肥市汽车市场的重要集聚区,这个汽车城近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也日益多元化,但是市场秩序、消费纠纷、停车管理等问题也随之逐渐凸显出来。

据了解,这个综治中心的成立是为了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矛盾治理的“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依靠大数据平台精准地研判风险,提前化解矛盾;第二个转变是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作战”,整合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形成“一中心联动、多部门协同”的治理合力;第三个转变是从“末端处置”转变为“源头治理”,通过行业自律、信用评价和普法宣传,引导经营主体规范经营,群众依法维权。

实际上,揭牌首日就能在6个小时内完成矛盾调解,这就是中心实现“三个转变”的一个生动写照。“以前接到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我们往往是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一部门进行处理,既没有合力,也缺乏专业性。”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心整合了公安局、管委会、司法局等17家单位的力量,全面发力于纠纷调解、联合执法、智慧治理等核心目标。

“中心开通了消费者投诉快速通道,通过发挥多元调解的作用,实现市场内纠纷24小时内受理、48小时内完成调解。”该工作人员补充介绍说,努力将矛盾吸附在当地、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基层。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创新建立了“联席会议”“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五大工作机制,实现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多维治理模式:公安部门牵头治安管理,实现“警情分流—调解—执法”的闭环;司法局派驻调解员并且打通司法确认渠道,提升调解的公信力;市场监管部门严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汽车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搭建企业与消费者对话平台等。

合肥包河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当日快速处理纠纷的背后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创新治理模式,快速化解矛盾

综治中心投入运营。人民网 陶伟摄

此外,综治中心还将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治理”,实时归集销售、维修、金融等数据,精准识别风险;同时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定期开展法律讲堂、满意度调查,持续优化服务质量等。

汽车是安徽的优势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后市场的支撑,而后市场的稳定与繁荣也离不开基层治理这个“稳定器”。从这个角度来说,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的正式运行,不仅是在护航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同时也是在为安徽汽车市场综合治理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纠纷解决路径。(陶伟、蒋小宇)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在挂牌不久后就快速调解了租车纠纷,体现了其高效性。该中心以机制创新为目标,实现矛盾治理的“三个转变”,建立多种工作机制,形成多维治理模式,并且依托大数据推动“智慧治理”,这一系列举措对安徽汽车市场综合治理有着积极意义,既保障了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也为解决纠纷探索新路径。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668.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