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4年以来我国入境游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着重介绍重庆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的相关举措。包括世纪游轮针对散客的营销调整、金波在韩国市场的推广经验、重庆美食推介会等创新营销实践,以及重庆以做强东盟国家入境游为突破口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规划。
2024年已然开启,我国入境游市场仿佛一艘驶入快车道的巨轮,在不断推出的利好政策推动下,破浪前行。
继“City不City”在网络上掀起一阵热潮之后,“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为了全球旅游市场炙手可热的流量密码。在TikTok(抖音海外版)上,该话题的热度如同燎原之火,突破了10亿条;在YouTube上,但凡带有此标签的视频,播放量动辄以10万起步,足见其影响力。
去年年底,中国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外国人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这一政策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不同国家的游客纷至沓来。俄罗斯人纷纷涌入哈尔滨,感受北国的冰雪风情;韩国人扎堆上海,体验大都市的繁华;泰国人蜂拥至重庆,探寻这座山城的独特魅力。“周五下班去中国”一时间成为新的网络热词,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旅游的巨大吸引力。
面对入境游市场的大好形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出了“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的建议,而重庆有幸成为重点打造的城市之一。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与重庆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需求不谋而合。那么,重庆究竟该如何发力,才能在入境游市场中抢占“C位”呢?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系列报道,从国际营销、产品供给、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在江北区鸿恩坊的“渝味360碗”美食街区,常常能看到外国友人的身影,他们正饶有兴致地品尝着重庆美食。(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 刘力 摄 视觉重庆)
3月25日,巫峡·神女景区迎来了新一代高端豪华游轮“世纪远航”号,它满载着游客,向着那如诗如画的好山好水进发。
船舱内,悠扬的歌声回荡,雄厚的曲调让人陶醉;船舱外,千仞绝壁矗立,群猴在山间嬉戏。抬头望去,奇峰峻岭连绵起伏,漫山遍野的李花如雪般绽放;俯身细看,潺潺流水在脚下流淌,碧波荡漾,美不胜收。“美!这美,直击心间。”甲板上,外国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想要定格这一世界级的美景,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作为中国最早向世界推出的旅游名片之一,以及世界上唯一可以乘坐大型游轮游览的内河大峡谷,这才是三峡游该有的样子。”目睹此景,重庆世纪游轮公司负责欧美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谢瑜一脸欣慰。对于重庆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他更是充满了期待。
直面散客,让营销更加“走心”
若想领略江河的壮美,长江是不二之选;若想欣赏长江的俊逸,三峡则是必游之地。长江三峡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廊,典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推向世界的风景名胜,与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齐名,也是以游轮游为主要依托的重庆入境游市场的拳头产品。
谢瑜表示:“我们公司从旅行社起家,三峡线一直是重点项目,充分享受到了三峡游发展带来的红利。”过去30年,三峡游拓展海外市场主要依赖于代理商。以北美市场为例,游轮产品需要经过国内旅行社转包给境外代理商,这不仅导致利润被层层分食,品牌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2019年,世纪游轮在洛杉矶设立了北美分公司,开始积极抢占国际市场。随着“China Travel”的走红,世纪游轮更是全面发力。近年来,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免签停留期限延长等多重政策的实施,让外国游客入境中国更加便利。入境游市场也逐渐呈现出散客化、个性化、碎片化、年轻化、深度化的新趋势。
“我们的营销策略随即进行了调整,采取‘直销 + 渠道’双轨驱动的模式,尤其是加大了针对散客的直销力度。”谢瑜介绍说,去年,他们参加了海外大型展会50场次,还面向普通游客、合作伙伴举行了40余场次产品说明会。同时,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发起“世纪游轮”“壮美三峡”等引流话题,吸引了国内外超2000万人次点击分享。去年,世纪游轮公司共接待入境游客3.5万人,同比实现了翻番。
在谢瑜看来,习惯了传统渠道营销的策略后,在直面散客时需要转变思维。普通游客更看重风景、玩法、个性等方面,他们更在乎产品本身。
“这需要我们去了解外国游客感兴趣的内容,做有针对性的营销。”在一次接待服务中,一位外国游客的兴趣点给谢瑜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游客对中医、高铁、轨道穿楼、扫码支付、机器人非常感兴趣。“这些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对外国游客却极具吸引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切入点。”他说。
“还有一次,我们在做营销时,特别邀请了一位当地人作现场分享。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是个‘中国通’。整场分享下来,效果非常好。他从当地人的角度,讲出了当地游客最感兴趣的中国元素。”谢瑜感叹地说,一次好的国际营销,不能自说自话,一定要用当地人感兴趣、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
实施分层传播,影响特定受众
近来,巴渝大地仿佛变成了一个“花花世界”,处处弥漫着花香。金波也因此忙得不可开交。他身兼韩国CCTE株式会社、重庆寰京国旅总经理双重身份,是国际旅游界的一位老兵。
2013年,在电影《阿凡达》的影响下,金波参观了张家界,那里的美景让他深深震撼。随后,他收起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想法,扎根重庆、张家界,致力于把“世界最神秘的山水”推介给韩国人。
“我率先在韩国市场推出了‘重庆 - 张家界 - 重庆’5日游产品,高峰时年揽客高达4万人。”金波说,去年以来,随着我国入境游市场的强势复苏,他投入了数十万元人民币在韩国的电视台、新媒体做广告,目前市场正在稳步增长。“今年6月,随着渝湘高铁的开通,重庆与张家界将形成‘两小时高铁旅游圈’,可能会迎来更大的人气。”他信心满满地说。
在金波看来,营销推广的目的是影响特定受众,引发受众兴趣。建立分层的传播渠道,打造有效的传播途径非常重要。
首先是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传播渠道的分层。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更具权威性、公信力,而社交媒体则更具网络化、数字化、多元化、交互性。
其次是大众媒体与专业渠道的分层。大众媒体适合对广义受众的传播,推介会、展会等更适合通过旅游行业内的专业渠道进行传播推广。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祝伟表示,做好国际营销,还需要从知识、话语和叙事三个维度着手,打造重庆文旅国际传播新名片,向世界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新重庆故事。
具体来说,要促进文化艺术创作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让更多具有现代性和感染力的文化精品涌现,为提高重庆文旅国际传播效能夯实基础;从顶层设计上打造契合重庆文旅且易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标识性概念、范畴和表述,将“外国语”与“中国话”相结合,提升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重庆文旅国际传播的叙事表达,让重庆文旅更好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以做强东盟国家入境游为突破口
砂煲雪山羊、宫保鸡丁等美食,将重庆的独特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鸡丝凉面、红糖糍粑、酒酿汤圆等特色小吃,吸引了众多嘉宾排队品鉴。前不久,“你好!中国”重庆美食“渝味360碗”推介会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总部举行,向世界宣传推介重庆的旅游美食,令现场嘉宾赞不绝口。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中国是全球旅游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美食声名远播。本次活动助推了重庆打造具有辨识度、品牌化、引领性的旅游国际新形象,提升了重庆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而这只是重庆依托多方平台,采取多方合作,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的一个创新营销的实践案例。
“单个企业行为,能改变的只是一个细分市场,旅行社、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等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才能打造更好的入境游市场氛围,提高客源地整体出游意愿。”谢瑜说。
祝伟也表示,做好国际营销,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将文旅的国际传播与外事工作、商贸交往相结合,依托城市文脉、国际商脉和海外主流媒体等资源,不断扩大国际传播“朋友圈”。
“我们将以做强东盟国家入境旅游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我市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重要客源地的培育成效显著。接下来,我市将用好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平台,针对欧美等湄公河五国主要客源国,探索打造“‘渝’见澜湄”跨境游品牌;加强与OTA和大型涉旅商协会、企业合作,完善政企联动机制,更大范围、更有力度促成市场合作;深入实施“你好!重庆”全球推广,常态化开展“向世界讲述重庆”系列活动,持续打造传播热点,不断提升重庆旅游知名度。
本文围绕重庆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展开,介绍了当前入境游市场的良好形势,分析了重庆在入境游营销方面的多种策略,包括针对散客的营销调整、分层传播以及以东盟为突破口的发展规划等。这些举措有助于重庆在入境游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实现入境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