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以苏州独墅湖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展现其创新成果,包括企业的多元性、在细胞与基因领域的成果以及投融资情况。还提及了江苏在其他科技领域的成果,如南京的无人机应用,以及全省在6G、液氢储运、类脑超级计算机等方面的成绩。同时阐述了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如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以及资本对未来产业的助力情况等。
在苏州独墅湖的东边,存在着一座名为“BioBAY”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座产业园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围栏”。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创始人纷纷汇聚于此,他们宛如播撒种子的农夫,在这片创新的土地上,将细胞与基因领域那些处于前沿的“种子”播下。在精心的培育下,这里“孕育”出了临床新药,还逐渐“生长”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就拿去年上半年来说,在这个面积不足2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里,竟然促成了121起投融资事件,累计的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24亿元。
科技创新就像是一种基因,它赋予了未来产业与生俱来的强大驱动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苏这片土地上处处吹拂着“未来之风”。从医药领域这个像苗圃一样充满生机的地方,到充满科技感的其他领域,高质量的发展一直在持续不断地积累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南京浦口消防救援大队举行的消防演练中,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一幕高科技救援场景拉开帷幕。只见无人机从飞驳车载机巢中迅速起飞,火灾现场的视频画面立刻就被实时传送到了监控大屏之上。同时,红外线热成像系统快速启动,准确无误地定位出被困人员的位置,这为消防员顺利实施救援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季鸿信心满满地介绍说:“以无人机为载体,把5G、AI视觉识别、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个系统已经在消防救援、生态环境、城市运行、电力、油气、新能源、水利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这也预示着未来很多生活场景将从传统的二维空间向着三维空间不断拓展。
江苏就像是一位画家,以科技作为画笔,蘸着创新的墨汁,绘制出了一条条全新的赛道。在这里,许多曾经只能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产业景象,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比如说,6G的数据传输速率已经提升到了5G的100倍以上;世界上第一座高真空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成功建成;“问天1”类脑超级计算机也顺利地实现了约5亿神经元智能规模。展望未来,这些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发展动能,必然会如同汹涌的浪潮一般翻腾而起,奔腾向前。
“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地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推动未来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让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氢能等众多领域都要走在前列。”在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上,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规划蓝图。在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的时候,江苏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其中,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智能、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以及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都正在加速培育当中。
江苏正在对创新版图进行重新构建,对要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对经济结构进行重新塑造,一个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
去年,一艘价值5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的“巨舰”正式启航。首批10只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与4只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也随之启动,在扬子江畔掀起了一股“资本赋能未来”的新浪潮。这场跨越周期的“资金陪跑”,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活水对创新生态的精确浇灌,更是标志着江苏以一种抢占先机的姿态,在产业新赛道上进行布局。
翻开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江苏省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一组组的数据都在印证着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蓬勃“新”意。全省未来产业的核心企业数量已经接近1700家;未来产业核心企业的营收总规模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大约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8%;苏锡常城市群在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等赛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全球未来城市(集群)排名中均位列前20强。
随着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耐心资本”不断地加码上新。不久之前,由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出资组建的南京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和南京紫金山未来产业天使基金顺利完成了工商注册。这两支新生力量的注入,标志着江苏正在构建“研发—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闭环,未来产业的美好景象将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文总结了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多方面成果与规划。从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创新模式与成果,到全省科技在不同领域的突破,再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资本支持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现了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蓬勃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