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围绕DeepSeek的三大骗局,AI工具DeepSeek被利用的骗局剖析

随着DeepSeek的火爆,一些打着它幌子的骗术开始出现,保险机构警示了相关骗局,律师也建议监管机构出台规则,同时还分析了“AI选股”热潮背后的利弊等情况。

DeepSeek持续走红之后,第一批精心策划、打着DeepSeek名号的骗术已经悄然现身。

近期,一家保险机构在开展“3·15反诈防非”宣传活动时,着重警示了一批与DeepSeek相关的骗局,像钓鱼网站、荐股骗局等,这无疑是给广大用户敲响了一记警钟。

针对这种情况,炜衡律师事务所、衡财保团队的律师张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相关的监管机构应该积极开展对AI在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的研究,并尽快出台这些规则,明确工具和使用者各自的责任界限,同时还要加大对假借AI之名进行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AI可不是提款机,当骗子盯上DeepSeek的时候,骗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按照上述保险机构发出的警示,目前已经出现了三种围绕DeepSeek的骗局。

第一种骗局是“高仿”网站,这其中包含仿冒DeepSeek的网站以及钓鱼网站等。这些仿冒网站会利用和真网站相似的域名以及界面来误导用户,从而达到传播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或者骗取订阅费用的目的,所以用户必须要高度警惕。

第二种骗局是付费课程。像“199元,就能学会用DeepSeek月入10万!”“独家培训!只需99元就能学会用AI赚钱”之类的宣传在社交平台上大量出现,网课教程的标价从9.9元到599元不等。然而,很多课程内容都是拼凑网络信息而成的,质量非常低劣,甚至不少所谓的“自媒体爆款课”,其实都是公开可查的基础操作内容。

第三种骗局是投资陷阱。DeepSeek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各行各业都在加速进行本地化部署,与此同时,一些骗子也趁虚而入。

例如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传“用DeepSeek炒股稳赚不赔”的网帖。上述保险机构指出,骗子会伪造收益截图、夸大AI的预测能力,让平台用户心甘情愿地加入群聊,甚至还会承诺“高投资高回报”,但实际上这就是投资理财陷阱。他们添加用户联系方式获取信任后,就会一步步诱导用户加大投资金额,一旦被识破就拉黑消失不见。

其实,类似的骗局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傍上DeepSeek之后就成了“新瓶装老酒”。那些不具备投顾牌照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诸如直播炒股、买酒荐股等多种形式,用高收益吸引用户加入粉丝群,然后以荐股、卖课为借口进行收费。

张鹏表示,如果有人使用DeepSeek生成选股策略并且直接推送给股民,例如“今日潜力股:股票A、股票B”,并且带有收费或者诱导交易的目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根据《证券法》规定,向投资者提供具体股票建议属于证券投资咨询,必须具备投资顾问的资质,否则就会构成“非法荐股”行为,甚至可能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

张鹏还提到:“近年来,证监会为保护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对类似‘黑嘴’荐股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推送者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AI的名义,通过荐股、炒股来牟利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今年年初,岳塘公安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称,2025年1月2日,岳塘公安反诈中心接到反诈预警指令,辖区内一名女子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据悉,赵女士于2024年11月底在微信视频号学习炒股时被“AI炒股”软件的虚假宣传吸引,先后分两次共转账数十万元用于购买软件。民警多次劝说赵女士,还联系了之前的另一位电诈受害人向赵女士现身说法,分析此类诈骗的套路,赵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承诺不再向诈骗分子转钱。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封华清对第一财经表示:“毫无疑问,DeepSeek是一款具备强大逻辑推理和语言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它本身应用于各个领域会带来质的飞跃,但它终究只是一款工具,如何使用还是取决于人。对于这些在应用层面的灰色地带,也提醒整个市场监管部门要思考如何有效地规范这种技术飞跃所带来的负面因子。”

“AI选股”热潮背后存在着利与弊。

近期,市场上掀起了一股“AI选股”的热潮。除了那些“有心之人”借机赚钱,教股民使用DeepSeek研究投资策略,或者直接利用DeepSeek为股民提供选股建议之外,也有不少股民开始尝试使用DeepSeek来分析选股。

比如,在DeepSeek中输入“某年某月某日A股哪些板块会上涨”时,DeepSeek在给出相应建议的同时也会连带出一些股票名称,那么这是否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荐股行为呢?

封华清表示:“AI大模型这种推荐股票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在公域网络信息搜索后的结果,与荐股还是有所区别的,不存在主观上扰乱证券市场的行为,但客观上确实存在这样的隐患,所以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考量是否作出细化的监管。”

张鹏称:“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规定,所以无法认定这是推荐股票的行为。”他还指出,DeepSeek作为一款通用AI工具,其生成选股策略是用户提问后的被动响应,设计初衷并非证券咨询。然而,DeepSeek的火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股民应该格外注意防范由此产生的新风险类型。

张鹏认为,“AI选股”热潮背后有利有弊。股民使用DeepSeek辅助投资股票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研究效率和研究范围。DeepSeek可以快速整合公开信息,如行业趋势、历史数据等,为散户提供低成本的研究辅助。例如,输入“新能源板块表现”,它可能给出热点分析,从而启发投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中小股民在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增强了股民的市场参与能力。

但与此同时,股民使用DeepSeek辅助投资股票也存在弊端。张鹏说,DeepSeek的输出是基于算法和过往数据的,无法预测突发事件或者市场情绪,DeepSeek提供的信息与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是有限的。股民如果将其视为“炒股神器”,可能会忽视个股基本面和宏观环境,在分析和投资股票时会存在局限性。

张鹏强调:“股民在使用DeepSeek时,仍然要保持理性分析,切不可盲目跟风。如果大量股民依赖DeepSeek,可能会导致投资策略趋同,加剧证券市场的投机氛围,甚至会被不法分子用来操控市场,破坏信息公平与交易理性,这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他还认为,未来监管机构应该积极研究并出台有关AI在金融领域的规则,明确工具和使用者的责任边界,同时加强对假借AI之名的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AI与金融的融合是大势所趋,DeepSeek热潮只是一个开端。技术创新应该提升市场效率,法律和监管更需要加速适配,明确AI应用的边界,确保其服务于股民权利保护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总结了随着DeepSeek的爆火,出现了如“高仿”网站、付费课程、投资陷阱等骗局,律师建议监管机构出台相关规则。同时分析了“AI选股”热潮背后的利弊,包括提升研究效率和存在准确性有限等情况,强调股民要理性使用,监管要跟上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641.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