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半侧面萎缩症15年的女子王娟的求医经历以及她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最终康复的故事。展现了她患病后的痛苦、治疗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医生的高超医术等。
王娟患半侧面萎缩症长达15年,她一直怀揣着“两边脸都变一样”的梦想。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整形与颌面外科,她成功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此刻,重生后的她已没有了因罕见病而留下的痛苦痕迹,她自信地表示:“我再也不怕与人进行眼神交流,敢直视每一双眼睛了。”
回忆往昔,12岁那年,王娟的左嘴角突然有些歪斜。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右脸正常发育,然而左脸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却逐渐萎缩。直到左脸变得越来越小,她的父母才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之后,他们四处求医问诊,王娟被诊断为半侧面萎缩症。她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1年多的针灸、1年多的理疗、1年多的中药浇灌以及注射“昂贵营养针”,但这些治疗都毫无效果,这让她苦不堪言。她说道:“我特别害怕别人盯着我的脸看,尤其是在照相或者面试的时候,心底就会不由自主地生出自卑。”
幸运的是,朋友向她推荐了夏德林主任。
夏德林主任回忆起2024年5月第一次与王娟沟通治疗方案时的情景:“妹妹,你这个病确实是半侧面萎缩症,结合面部肌肉、骨骼的功能恢复情况,须进行皮瓣移植整形修复手术让两边脸对称。我们不仅要关注面部对称,同时还需注重面部功能的恢复。”
夏德林主任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成功救治经验赢得了王娟的信赖,她决定接受“分期”手术方案。
第一次手术于去年5月6日进行,夏德林主任带领团队为王娟实施了高难度的“半侧颜面萎缩整形术 带血管游离脂肪筋膜瓣移植整形修复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耳屏处开一个隐蔽的小切口,然后将自身的脂肪筋膜瓣填充到塌陷的地方。
这个手术看似步骤简单,实则难点重重。首先,左脸发育不良,血管管径非常细,而选取的大腿筋膜血管粗,如何在显微镜下解决受区和供区不匹配的血管,确保移植皮瓣的存活?其次,人脸是三维立体的,不同区域所需的形状及厚薄不一,怎样有效地把移植组织瓣按需分配到凹陷区域,使两边脸对称?再者,如何通过耳屏前隐蔽的“隧道”放入一块比手还大的肌肉组织,并且保证术后的美容美观,还看不见伤口?
手术的每一步、每一个难点,都是对手术团队技术水平的考验。不过,历时4个多小时,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夏德林主任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左脸萎缩凹陷区域被填充起来,基本与右脸对称。术后,经过医护团队两周的精心治疗,王娟左脸移植的肌肉组织全部存活,她满意地康复出院,她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2025年1月,夏德林主任为王娟开展了第二次手术。他表示:“第一次手术是保证移植的肌肉组织存活,第二次是优化塑形,吸掉多余组织,填充组织不足的区域。这就像雕塑一样,先把轮廓雕出来,再精细修整。”
经过7天的医治,当揭开纱布的那一刻,王娟看着镜中的自己,热泪盈眶,激动地说:“终于拥有了‘第二张脸’。”出院时,开心的王娟给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和一封“大号”感谢信,她感慨这份医患情不仅改善了她的面貌,也治愈了她的心灵。
夏德林主任介绍,半侧面萎缩症,医学上称为Romberg's综合征,病因未明,其特征为面偏侧组织一部或全部进行性萎缩。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可以阻止疾病进展,唯有待疾病进入静止期后进行整形修复手术。他还表示:“目前我们已成功救治过多例这样的患者,在诊治上有丰富的经验,希望患者朋友们一定不要放弃。”
就医指南》》
挂号方式:重医附二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智慧服务——预约挂号——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整形与颌面外科
门诊时间:夏德林主任门诊:周一上午(颌面外科门诊)、周一下午(整形外科门诊)、周三上午(颌面头颈肿瘤专病门诊)(资讯)
本文总结了王娟患半侧面萎缩症15年的痛苦经历,重点讲述了她在重医附二院接受两次手术的过程,包括手术的难点和取得的良好效果,体现了医生的高超医术和丰富经验,同时还给出了就医指南,希望能给类似患者带来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