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近期的调整展开论述,阐述其调整的原因,包括流动性偏紧、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等,同时探讨了理财赎回风险是否可控的问题,最后指出从长期看债市仍然向好,投资者应理性对待。
近期,债券市场有了明显的调整动作,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这一现象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热潮。根据Wind的数据信息,截至2月26日的时候,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攀升到了1.71%,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91%,和2月5日的数据相比,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这场债券市场的波动,带来的影响可不止国债收益率的改变,对于纯债基金等债券市场相关产品而言,也是一次冲击。就拿近一周来说,纯债基金最高的时候跌幅超过了2%,有80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净值下跌幅度超过了1%,还有不少短债基金的净值涨幅呈现出负数状态。
债市为何会在短期内出现这样的调整呢?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流动性偏紧是当前债券市场回调的一个直接因素。在前期的时候,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着一定的预期,但是当下的实际情况和这种预期存在差异,这就导致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后续的流动性问题。中证鹏元研发部的高级研究员李席丰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的时候就提到,近期债券市场调整的原因之一就是央行投放的资金量低于市场需求,从而使得流动性收紧,DR007(7天期存款类机构债券回购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出现倒挂现象,进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调整。相关数据表明,最新的DR007为2.33%,这个数值明显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倒挂关系。
华金证券研究所固收高级分析师牛逸也指出,在节后,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处于净回笼状态,投放的资金量比季节性的水平要弱,本月MLF5000亿到期,延续了1月缩量续作的局面。市场资金面一直处于偏紧的状态,存款类机构债券回购利率长时间处于高位。尤其是银行在非银和对公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调整之后,存在结构性缺负债的问题,存单发行价格持续上升,大型银行融出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多次出现隔夜和七天倒挂、银行和非银资金价格倒挂的局面。
其次,“春季行情”下市场风险偏好提高,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也使得债市资金被分流。牛逸表示,春节之后,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爆发,这不仅给权益市场带来了结构性行情,还带来了基本面和产业经济的新逻辑,对债券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随着债券市场的持续调整,有些市场人士担心这种回调会导致理财等产品被赎回。那么,当前理财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后续是否会有理财产品批量赎回的风险呢?
从数据方面来看,当前理财市场的产品规模、数量以及破净率整体上表现得比较稳定。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产品存续数量为1413只,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数量的3.48%,环比上升了1.08个百分点。按照普益标准数据,春节过后理财规模恢复速度较快,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理财的规模已经超出了节前规模。1月银行理财破净率较去年12月增加接近1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牛逸分析认为,一方面,去年一整年债券市场的优异表现让各类产品积累了一定的浮盈,较好的持有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赎回的意愿;另一方面,近年来小规模的负反馈赎回潮频率加快、次数增多,这在客观上提升了资管机构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手段。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发生大面积赎回潮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冯琳也表示,随着债市持续调整,理财净值波动会提升预防性赎回需求,但就目前来看,理财赎回压力仍然处于可控状态。后续如果资金面紧张等利空因素持续干扰机构的心态和行为,债券市场继续调整的话,理财基金赎回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但仍然需要警惕负反馈风险。
那么,当前债券市场的这种调整是短期的波动还是趋势的反转呢?这是市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当前债券市场更多的是短期调整,并非趋势反转。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债券市场仍然有着向好的趋势。
李席丰表示,此次债券市场的调整主要源于流动性的收紧和风险偏好的上升。虽然降准降息有所推迟,但是货币宽松仍然是大的方向,后续依旧存在降息降准的空间。经济基本面整体上还在弱修复阶段,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债券市场中长期的趋势并没有显著改变。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在1.8% - 2.0%区间企稳,随着“春季行情”的结束,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望震荡下行。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也认为,近期债券市场的下跌是前期利率过快下行后的阶段性调整。从大方向上看,由于基本面弱预期尚未根本性扭转,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宽松通道,债券市场长期趋势很难说是逆转了。这也就意味着,债券市场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可能已经有限。接下来一段时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在1.65% - 1.75%左右企稳,年内核心波动区间将在1.5% - 1.9%之间。
牛逸也指出,当前市场的调整源于市场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在于预期而非现实。从1、2月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基本面整体上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向迹象。同时,稳定的经济发展也需要稳定的、相对合适的利率环境来为实体发展提供支持。年内长债整体上仍然会处于较低区间,但是阶段性的波动幅度可能会比前期有所放大。重点关注两会对于GDP增长、赤字率、特别国债等关键目标的表述,长债有望在两会后迎来企稳。
综上所述,近期债券市场的调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像流动性偏紧、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等。不过,从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基调依旧宽松,经济基本面也在弱修复当中。所以,债券市场的长期趋势仍然是向好的。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本文总结了债券市场近期调整的状况,包括国债收益率上升以及对纯债基金等产品的冲击。分析了调整的原因,如流动性偏紧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等。探讨了理财赎回风险,指出目前风险可控。最后得出结论,债市短期调整,长期趋势向好,投资者应理性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