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发展情况。2024年之前中芯国际在全球排名第五,之后超过格芯、联电成为全球第三,且离三星差距缩小。文章从中国芯国产替代背景下的扩产和订单回流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中芯国际崛起的原因,并指出其目标是成为中国大陆的“台积电”,要继续在提高产能和技术突破两方面努力,还提到了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最后对其2025年的发展表示期待。
大家都知道,在2024年之前呢,中芯国际在芯片代工领域一直处于全球第五的位置。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在那之后它一路高歌猛进,成功超越了格芯和联电,一举跃升至全球第三名。
而且啊,它与三星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现在呢,二者之间仅仅只有三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就能超越三星,进而成为全球第二名呢。
中芯国际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在我看来,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在中国芯国产替代这一大背景下,中芯国际近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扩充芯片产能。它到处建设工厂,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国内众多芯片设计企业对于芯片制造方面的需求。
数据表明,在2024年的时候,中芯国际的投入就已经高达75亿美元这么多。如此高额的投入,就会使得芯片工厂不断地投产运营,产能自然而然地就增加了。产能一增加,营收也就跟着增加了,排名上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方面呢,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以前有太多的订单都流向国外了。有院士曾经提到过,中国芯片制造的实际需求和中国自身能够满足的需求之间,相差了足足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
随着中芯国际产能的逐步增长,这些订单开始慢慢地全部转向国内了。数据显示,目前中芯国际的订单有85%以上都是来自国内的,而在以前这个比例仅仅只有60%左右。
但是呢,成为全球第三显然不是中芯国际的终极目标,这只不过是它在成长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罢了。中芯国际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大陆的“台积电”,为中国芯片制造全力以赴。
而要为中国造芯,中芯国际就需要朝着两个方向继续努力。
第一个方向当然是持续扩张,不断提高芯片产能,从而满足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要求,让这些企业不再依赖台积电、联电、三星等企业的产能。
第二个方向则是持续进行技术突破,提高芯片工艺水平。毕竟到目前为止,我们和台积电在工艺上的差距仍然还有2 - 3代呢,这也是中芯国际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不管是继续提高芯片产能,还是持续进行芯片工艺技术的突破,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知道,造芯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高门槛而且周期很长的产业。
所以啊,前段时间中芯国际宣布在2025年将继续投入75亿美元(约合544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中芯国际的营收才80亿美元左右,这就相当于把2024年的全部收入都投入进去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决心之大。
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2025年中芯国际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辉煌成就,有没有可能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名呢?
中芯国际在芯片代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全球第五跃升至第三,并且离第二名的三星差距逐渐缩小。这得益于国产替代背景下的产能扩充和订单回流国内,同时它还有更高的目标,要成为中国大陆的“台积电”,还需在产能和技术方面持续努力,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