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烟旗下工厂:锅炉操作标准化助力节能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动力车间锅炉房工程师汤斌的故事。他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厂里的节能攻坚行动,通过对锅炉运行数据的深入挖掘,推动了锅炉操作的标准化,最终取得了节能和减少设备故障等成果。

清晨七点半,天色才刚刚开始泛亮,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动力车间锅炉房的工程师室就已经被灯光照亮了。锅炉修理组组长汤斌,身上裹着那件满是机油渍的工作服,如同往日一般坐在中控电脑前面。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指,在触控屏上迅速地滑动着,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正在仔细检查前一天锅炉燃烧的实时曲线图。这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其实是他长久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每一次的滑动,每一次的查看,都饱含着他对工作的专注与热爱。

云南中烟旗下工厂:锅炉操作标准化助力节能

(这里汤斌正在检查设备,图片由保剑波摄)

在2024年初春的时候,昆明卷烟厂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单箱综合能耗攻坚行动”。汤斌积极投入到这个行动当中,他就像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为锅炉进行精准的“把脉”。在海量的运行数据之中,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揪出了那些隐藏起来的“隐形耗能”问题。在班组例会上,汤斌非常耐心地向同事们解释着一些造成能源浪费的不当操作:“你们看啊,有的人总是追求快速升压,在水位稳定之后就直接把燃烧器的功率瞬间调到最高值;还有一些新人呢,因为对设备的特性不太熟悉,就频繁地微调参数,这就导致了压力震荡……这些操作都是会让能源白白浪费掉的。”

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汤斌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提议:“咱们能不能像编曲谱那样,给锅炉操作定个标准呢?”这个提议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面对那些不同的意见和争议,汤斌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锅炉“病历本”。这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设备出现异常时的各种参数特征。他认真地对大家说:“大家要知道,这个标准化可不是要扼杀我们的创造力,而是为我们建立一个科学的底线啊。”

于是,汤斌就带着他的团队开启了一场名为“数据掘金”的行动。他们对将近一半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在启停炉的记录里寻找那些共性的规律,甚至还把老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而形成的那种“手感”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指标。

到了第二天的晨会上,汤斌展示出了一份“压力自愈曲线”。看到这个曲线,众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正是通过这次对曲线的观察,他们的团队确定了“分段把控、预留缓冲”的操作原则,并且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总结出了一本名为《HKB燃气锅炉精益操作法》的手册。这本手册可是非常详细的,足足有78页。里面既有对每一步启炉检查步骤的详尽解读,也有严谨的启炉流程图。在那些关键的节点上,还标注着“弹性区间”;重要的参数后面,也附上了“异常图谱”;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经验值浮动带”,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规范操作,又能够保留优化的空间。

根据这本操作手册,汤斌又创新性地设计出了“三段式”培训。首先是让大家在模拟系统上进行“沉浸式演练”,让操作人员对操作流程有一个初步的熟悉;然后再到实际操作中进行“手把手带教”,确保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能被掌握;最后通过“盲操作测试”来巩固大家所学到的技能。他还特意保留了一张压力波动非常剧烈的曲线图,把它挂在培训室的门口,用来警醒大家:“你们可一定要知道,每一个不规范的动作,就像是向蓝天支取的一张‘能源支票’,都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啊。”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凝聚着集体智慧的这个标准化操作法开始展现出它的效果了。在环境周报和月报上,气汽比数值持续地下降,设备的故障率也降低了,而且启炉的时间也缩短了。

汤斌摩挲着那本操作手册,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啊,最好的节能设备,就是操作者心中的那杆秤。创新呢,不一定非得是那种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通向卓越的阶梯啊。”(邓焯阳)

本文总结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动力车间锅炉房工程师汤斌的工作事迹。他从日常工作习惯出发,积极参与节能攻坚行动,通过数据挖掘找出耗能问题,推动锅炉操作标准化,设计培训方式,最终使标准化操作法取得了降低气汽比数值、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缩短启炉时间等成果,也体现出平凡工作中的创新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872.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