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2025年春运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立体交通网、铁路以及民航等各方面的春运数据成果,同时也提及了北京口岸的出入境情况。
2025年的春运,时间跨度是从1月14日开始,一直到2月22日结束,总共持续了40天。就在昨天,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的流动量达到了90.2亿人次,这一数字直接创下了历史的新纪录。我国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经达到了600万公里。深中通道,这个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在今年的春运中迎来了它的“首秀”。这条全长约24公里的超级工程,其日均车流量超过了10万车次,为珠江两岸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行条件。还有全长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也加入到了春运的“大军”之中。这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以最短的路径把江浙沪两省一市紧密地连接了起来。当2月22日来临的时候,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整个春运期间,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了5.13亿人次,同比增长了6.1%;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长5.4%,无论是客运量还是货运量,都创造了春运同期的历史新高。在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了去年新开通运营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新线路的能力,以及在春运前投入使用的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大力增加运力投放,使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了8.4%,客运能力的投放也创下了春运历史的新高。与此同时,铁路部门加大了货运的保供力度,充分利用大秦、瓦日、浩吉、兰新等主要货运通道的能力,全力以赴地保障电煤、粮食、化肥、春耕和节日重点物资的运输。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了7.4%,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旅客运输量和航班数量均达到了历史的新高。据相关介绍,春运期间旅客的运输需求相比往年有明显的增长。国内热门航线主要集中在“4 + 2+ N”三个圈层,“北上广蓉”四个地区之间的航线依然是春运运输的主干道;东北、海南等“冰雪游”“避寒游”目的地的需求十分旺盛;福州、无锡、阆中等具有浓郁传统春节特色的文旅城市旅客吞吐量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中国免签“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春运期间跨境出行的需求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日均国际客运航班(往返)1921班,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了27.1%。此外,北京口岸在春运期间的出入境情况也值得关注。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边检总站获悉,春运期间,北京边检总站共办理出入境航班1.3万余架次,出入境人员23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5%。其中,1月25日当天迎来了北京口岸单日流量的峰值,出入境人员达到7.2万余人次。据介绍,8天的春节长假,再加上去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一系列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来到中国。春运期间,北京口岸共有入出境外国人近43.2万人次,其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政策入境外国人达10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为了保障春运期间口岸通关的安全顺畅,为广大出入境人员提供良好的通关体验,北京边检总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项工作。在应对客流高峰方面,北京边检总站提前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和旅客通关指南,引导旅客合理安排行程和时间。利用自主研发的“航班客流预测”小程序,实时做好口岸流量预测和运行情况监测,备足执勤警力,科学调配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在客流量较大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执勤现场实行“双排并检”,有效地提高了通关效率,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2025年春运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铁路客货运量、民航运输量以及北京口岸出入境人次等多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或创新高的情况,各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运输和通关的顺畅,反映出我国交通及出入境管理在春运期间的良好运行状态。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404.html